最抢眼
最话题
最新鲜
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的其他作品

【大专论政】

在这国家面临内忧外患、政局混乱的年代里,今年的新年,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似乎成为国人愿望清单里的第一名。离下一届大选还有一些时间,马来西亚民主能否迈向下一个阶段,得以发展成一个更成熟的政治体制,其实就赖于马来西亚人在这倒数时间里,能否抛开对政党的盲目崇拜,根据议员平时在他们选区的表现作为KPI(关键绩效指标),来决定是否投他们一票。

每当大选来临时,朝野政党往往会倾巢而出,除了各种甜言蜜语承若之外,各种偏激词语也满天飞,执政党反对党皆是如此。执政党会说反对党没有经验整治国家,常常为反对而反对;反对党就搬出执政党贪污滥权腐败舞弊等等你我都会预料到的字眼,为的就是尽全力获取中间选民的选票。你也许也有机会在妈妈档或路边听到某些人会说“不用说啦,投XX党就是了”,“闭着眼睛都知道XX党会赢这区”。我不禁想问,为何我们必须紧紧拥抱特定政党,尽管他们没有达到我们期待的标准?

选民的声音被忽略

这是因为国人往往拥有一种“投党不投人”的思想。是的,政党在造势大会上会告诉你们要排除独立议员,因为他们没有政党力量与支持,这种思想最终导致了“政党保垒区”的出现,以致有关政党即使派出最烂的议员竞选,也会赢得有关保垒区。在这种思想之下,损失的始终不是落选议员的薪水,而是选区选民的声音。

其实,若有关独立议员成功代表你的声音,确确实实辛勤地为选区服务,那把票投给他/她,将之送入国会又何错之有?台湾的无党籍台北市长柯文哲就是一个例子。我们要的是时常敲你家门,问你有任何课题需要反映进入国会的国会议员;在你面对困难时,帮助你与执法部门及政府部门协调,并且能解决问题的议员。我们要的并不是那些大选后立即失去踪影,只在媒体出现时在那儿拿大字报反对某某工程,又或者手举天花板、手指沟渠的议员。

马来西亚是个沿用英国西敏寺议会制度作为立法机构的国家。国人必须了解,我们通过选票选出的立法议员,拥有绝对的责任向我们负责;政党,只是一个拥有共同信念的团结组织的力量。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必须了解,对某个政党视死如归,盲目崇拜并不是我们的义务,因为我们不是党员。我们要选的,是能为我们、为国家带来最大利益的代议士,以及时时刻刻实践法治精神(Rule of Law)的议员。

英国选民相对成熟

相比起英国选民的成熟,马来西亚的选民还有一段路要走。在英国,选民在乎的,是他们的国会议员是否清楚地把他们的声音,而不是政党的立场带入国会。政党,只是他们评估朝野整体表现时的代表。

在英国,一位保守党国会议员无需时时刻刻拥护党的立场,工党议员也是如此;他们体现的,往往是他们选区的立场,因为他们知道,把他们送进西敏寺国会的,政党的影响力并不是全部,而是他选区选民的选票。所以在英国国会,你常会看见朝野后座议员(Backbencher MPs)倒戈,导致某些议案有些意料之外的结果,因为他们体现的,不是政党的立场,而是选民的立场。

将这种衡量标准套在马来西亚的政治里,日前几个重大课题,如国安会法,泛太平洋协议等。若你选区的议员有通过各种管道(如面子书)向你解释有关课题,并确实听取你的意见,并反映整体选区选民意见进入国会的话,无论议案是否被通过,你下届大选,投他/她就是了。

【延伸阅读】

刘存全/ “不是国阵就是希盟?”从台湾选举谈我们的政治想象

廖诗弦/ 走入吉隆坡“非法”木屋区

陈明忠/ 马大与台大校园选举有何差?

吴亦朗/ “巫来由”的想象:谈我们的身份认同

 


 

叶伟伦,英国赫尔大学法律系三年级。

查看评论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