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抢眼
最话题
最新鲜
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的其他作品

黄丝带运动文章系列(二十三)

作者:丁国亮(理大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任职于美资微电子工业策划部门)

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一句话:“爱之深,责之切”,原来就是那么一回事――正当你对一个人关心备至,不想他误入歧途,看到他犯错的当儿,就要选择对他说忠言逆耳的真话。同理,面对掌控将近90巴仙本地中文报业市场的媒体钜子张晓卿先生,虽然我们都害怕不慎招惹到他旗下百万读者媒体的口诛笔伐,但是我还是不得不提起勇气对张先生表达公众对媒体垄断的疑虑,以免辜负师长对我的教诲。

从张晓卿正式入主南洋报业,截至近期马来前锋报集团与新海峡时报集团的合并事宜,都让我们看到,原本间接掌控媒体的权力,正在集中收紧其直接控制媒体的势力。

“在商言商”还是“内定交易”?

媒体原本就不能以单纯的商品来比喻,以“在商言商”的这四个字形容张晓卿收购南洋报业股权之商业交易的当儿,我们也要顾及对此并购行动对新闻与舆论自由的影响。如果还是有人要辩称说这是一个单纯的商业交易,那么南洋报业股权的转让理应通过公开招标来发售,而不是像现在既成的事实那样,涉及股权交易的双方是已经内定了的“密切策略伙伴”。

事实上,商家垄断媒体的行为已经逐渐引发回响,从一群大专毕业生与青年号召的“反对媒体垄断”请愿运动,到现今马来前锋报新闻从业员对于报章合并的反对,虽然对象不一,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家对于媒体垄断的担忧都是一致的。

基于《印刷与出版法令》及其他媒体法令的限制,在马来西亚,能够创办或拥有主流媒体的业者大都与执政集团拥有密切关系。更令人担忧的是,现今的媒体垄断行动已经不是单单垄断媒体市场如此简单,而是开始将媒体操控权集中在个人或单一集团手中,任由媒体单一业者对媒体的作业进行使唤,这进一步将不同媒体之间仅有的那么一点相互竞争和制衡的空间也给消灭了。

中文报业还有竞争可言?

回看马来西亚中文报业近年来的发展,从2001年马华公会通过其投资臂膀华仁控股收购南洋报业开始,我国中文报业原本比起其他语文报业市场相对多元和蓬勃的制衡与竞争的市场生态已经逐渐减弱,直到张晓卿在近期入主南洋报业后,这情况更进一步加剧。

当张晓卿一人已经掌控涵盖本地中文报业市场接近9成占有率的四大中文报章(星洲日报、南洋商报、中国报及光明日报)后,面对其他只占有1成市场的微不足道对手,试问,本地中文报业还有什么竞争可言?请问,由张晓卿控制的四大报凭什么让人们信服在他统领之下的各报章仍会坚守让各自编务百花其放、积极竞争以促成读者最大利益的承诺?

自由市场的货物竞争,是建立在产品价格、素质与服务的较量与竞技之上。而媒体市场的多元竞争生态更能够鞭策各报社在新闻的发掘、采访与编辑作业上力求翔实和贴近读者,并积极维持版物价格的市场竞争力,这一切皆与读者的知情权及阅读意向环扣在一起。同时,媒体也必须通过读者群的支持来嬴取广告的收入,继而维续媒体企业的营运,形成了三者相互牵制影响的局面。

明乎此,我们不禁要问,当各家媒体从业团队归于一统,在同一屋檐下的环境内,在资源共享的当儿,是否连记者所采访的新闻与照片也可以共享?如果不是,那么张晓卿是否能拍胸膛保证其麾下各报社仍然能够像从前一般,每当发掘到新闻的当儿,《星洲日报》的采访主任会特别叮嘱更换文件日期档名,以免让《光明日报》的主任捷足先登?否则我们真的看不到四大中文报社在“同一屋檐下”的良善竞争结果!

“殖民主任”干预南洋中国编务

由张晓卿统领的近期报业市场整合行动,已经将本地各大中文报社之间原有的竞争化为妥协、把昔日的竞争对手变成同僚,结果被张晓卿的媒体企业雇员吹捧为单纯的商业行动其实是强行的殖民手段,将原来的对抗势力收编进而消灭。这可以从《南洋商报》与《中国报》发行事务的合并、原任《星洲日报》高层管理人员的退休人士一再转调成为《南洋商报》的掌舵人,及近来许多《南洋商报》与《中国报》的编务受到“殖民主任”电话干扰种种事件中一一看出端倪。

在报业市场被垄断的情况下,报章作为媒体产品,其内容及素质基于没有竞争而难以提升,对读者与广告客户而言,在选择不多也感到无奈的时候,就算他们发出再多的不满、提出再殷切的要求,他们所获得的答复顶多也只是堂皇冠冕的敷衍而已,因为在现今的中文报业市场内,仅有此家的新闻覆盖率够大、读者群够广,没有外来的竞争与刺激,媒体业者和工作人员又何须殷勤奉行“顾客至上”的待客之道?

不是不爱凯撒,而是更爱罗马

中学毕业后,笔者曾在槟城《光明日报》办事处担任记者,并在大学期间于《星洲日报》担任实习记者。笔者是华校生,华校生的其中一项美德就是饮水思源,所以,我从不忘记当初朝日报业对我个人的栽培。然而,个人对前雇主恩情的感念,不应该成为凌驾中文报业整体生态健全发展的借口。

我一再不怨其烦的对本地中文报业的统一趋势提出诸多挑剔,并非为了在鸡蛋里挑骨头,而是明确的体认到,媒体垄断不只会导致整体中文报业发展的后退,更同时影响与局限了读者所能够接触到的资讯面向,直接典当了读者的知情权!

我们一直的从拥有百万读者的《星洲日报》,读到反对张晓卿先生垄断中文平面媒体的大专生都是受到不怀好意人士影响的论调。如果11月3日站在各地《星洲日报》报馆前请愿的青年,都是被教唆利用,那么教唆他们的就是热爱媒体的关心与焦虑。要知道,你要选择称霸为尊,我是选择自由多元;不是我们不爱凯撒,而是我们更爱罗马!

编按:为揭露官商垄断媒体之恶果,维护媒体独立撰稿人联盟(WAMI)邀请老中青三代评论人撰写系列文章。本系列文章同步刊登于《当今大马》、《独立新闻在线》、《黄丝带》及各大中文网站论坛。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