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抢眼
最话题
最新鲜
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的其他作品

作者:李凯伦(动力青年召集人、亚洲学生协会秘书处成员)

最近大家的话题不外都是围绕着两个主要的游行。除了十一月十日的黄潮万人大游行,另一令人更意外的便是十一月二十五日的兴都权益大集会。全国上下的焦点顿时转移到这两场游行示威,但大家却忽略了集会示威所提出的诉求,反而在讨论是否应该允许集会游行的举行。

这些集会给人一种“久旱逢甘露”的感觉。从前副首相被开除时期,所号召的烈火末熄运动的游行示威之后,大马“运动”界似乎再也没有什么佳作。然而,这次的黄潮游行与兴都权益大集会,似乎给反对运动注入一剂兴奋剂,就连首相都断言将运用《内安法令》来逮捕任何组织或者参与示威游行的活动。

许多主流媒体甚至官方宣传机关都纷纷避开报导游行示威的实况,反而特别强调政府的言论,说什么示威并不是我们的文化。有者甚至指责示威游行破坏社会秩序,甚至造成市民、小贩和商家很多不便,影响他们的收入。什么时候政府变成如此体恤人民找生活的痛苦?政府的政策又为人民带来哪些好处?政府的决定有哪一些是受到人民的热烈响应?

当这个社会处于缺乏辩论与讨论空间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各说各,完全没有对话的可能性。万人黄潮游行的主办单位(Bersih)要求选举改革,当权者却运用警察来阻止群众游行呈交备忘录。民众现有各种不同的声音,为什么媒体只是强调交通阻塞、生意受影响、公共交通无法正常操作等问题?

说到底,政府是在混淆群众。由于群众缺乏对示威游行的认识,加上对民主人权与自由的认识非常片面,政府这样的似是而非,黑白颠倒的言论,还真的让人以为示威游行将会影响其他人的生活秩序,破坏普罗大众的生计。

打压人民权利才是大马的文化?

事实是不是这样?难道已经可以上太空的马来西亚人还不够成熟吗?难道我们连对一场示威都无法用文明的方式去处理吗?还是示威游行已经变成洪水猛兽?还是示威游行比起国内治安问题来得更加严重?为什么政府需要动用这么多的警力去打压与镇压示威人士?我相信,如果警察可以把全副精神放在打击犯罪,相信更可以获得更多的掌声!

如果示威不是我们的文化?那么又是谁的文化?我们的文化又是什么?是不是打压人民表达声音的权利才是马来西亚的文化?为什么不能把游行示威看成是像走街购物般的嘉年华式活动呢?示威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它本来就是一种基本人权,并不是洪水猛兽,更不是西方国家的奢侈玩意儿。

与其在咖啡店埋怨不如当家作主

马来西亚人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我们只是暂时把部分的权力交给政府去为我们管理我们的国家。这种协议绝对不是毫无条件或者是一张空白支票,让获选的政府可以为所欲为,甚至反过来欺负打压人民。民主绝对不只是五年投一次票,更重要的是在这五年期间,人民要有管道向政府表达不满,也可以对政府投下不信任票。

因此,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它看成是一种人民当家作主的一天?与其坐在咖啡店埋怨或者抱着犬儒的态度,为什么就不能把它变成一种突显人民的主体性,站出来要求公平、自由与廉洁的选举呢?50年来,我们到底有做过什么可以让历史值得记载的事情?其实这种行动更能显示一个国家的成熟与民主成绩。大马独立50年,为什么还是这么没自信?

示威游行也是群众运动的动员方式之一,也是辅助议会斗争的管道。透过这样的动员,社会可以让民间组织与个人有机会参与整个国家的建设。试想想,当你看到各族人民,不分年龄阶层,大家纷纷站出来表达自己对公平、自由与廉洁选举的要求,这不就是大马独立50年后的民族自信的象征吗?我们应该庆祝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一天。

有鉴于此,警察与其全副武装的阻止集会,不如集中精神投入维持集会的和平与秩序的工作。一味阻止群众进行和平集会的自由,不只没有建设性,反而导致各种不必要的麻烦。难道警察没有能力像庆祝国庆日般的维持秩序吗?到底他们是有什么难处?为什么要让自己沦为执政党的囊中物?难道就不能秉持中立的角色,尽能力的去保护人民?

上街吃饱没事做VS否定症候群

政府是不是更应该痛定思过,检讨自己的政策到底出现什么问题?为什么人家会反对?难道人家上街都是吃饱没事做吗?政府不应该陷入“否定症候群”的行列!与其通过各种打压,不如学习如何接纳不同的意见,积极的推动各种制度上的革新。如果连这种基本的情怀与能力都没有,那么要如何面对更加艰巨的治国挑战?

在这一次的滚滚黄潮,对于一些政府官员与主流媒体的偏见报导甚至封杀,我感到失望。由于媒体封锁,很多群众特别是吉隆坡以外的都无法接触这方面的资讯,更不用说到底社会有没有在这次的群众运动中建立一个公共的论述。

写文章回应是一项积极正面的面对各种谬论的宣传。我相信,有许多参与者都会答应投稿提出自己的看法,虽然不一定是一种论述,但是至少鼓励每一个人去思考与整理自己的思绪,这次黄潮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我相信也更期待,很多投稿的人都会是当天,或者是将来会出席黄潮示威游行的一分子。

是时候年轻人记录自己的看法、经验与感想。不要再等待了,勇于表达自己的声音,让自己的声音可以被听见,马上把你的想法写下然后寄给我们!

编按:滾滾黃潮文章系列是由维护媒体独立撰稿人联盟 (WAMI)組稿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