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抢眼
最话题
最新鲜
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的其他作品

七年前开始念媒体研究系,在见识及理解到传统媒体因垄断偏颇而失去的平衡深度报导后,《当今大马》及《独立新闻在线》就一直是吮吸新闻与评论观点,甚至是揣摸与学习新闻该如何报导,人物该如何深入访问的管道。

回想起自己对《当今》与《独立》新闻的阅读模式,《当今》是要追踪即时新闻时登录的第一个地方。其利落的页面与文风,犀利果敢的红字,滚动报道的方式总是让人能很快地得到所要的资讯。

至于《独立》,则是要了解一个议题,做研究报告的好帮手。《独立》很细心,蓝色的页面很温和,而且经常在连续性的报道末端附上其他新闻的连接,让半路跟进的读者能更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文库》做的新闻整合,像一部部现代通史,戏的起承转合,一目了然。

必须提的是,《独立》的另一珍贵资产,是后来增设的《独立文艺志》。虽然曲高和寡,其中一些篇章也有来自香港的味道,但在马来西亚这片文化沙漠,这些连结文化、戏曲、艺术与学术的文章,对有兴趣的人读来是一大享受。比起《当今》的及时雨之用,《独立》于我有更多元及文化灌溉的意义。闲来无事随手看一两篇错过的《文化志》及《专栏》,早已成为习惯。

城市精神是什么?

真的要结束了吗?

网络及脸书的普及,常让我们理所当然地觉得免费的资讯是一种理所当然。殊不知即便是脸书广传的所谓恶搞及即时新闻,背后也是有很多人,花了很多时间在整理与书写,上传与回应。文字是一种创作,不管以任何形式出现,他都值得让人以基本的尊重和礼貌对待。所谓礼貌,即如转载说明出处,不断章取义等。然而今天看到的局面,是大部分的人冀望从网路得到更劲爆的资讯,却不太想也很少意识到,这些耕地也需要有心人一起去灌溉,去付出。

走过世界多座城市,常常在想,这座孕育自己的城市,精神到底是什么?有没有一个核心价值,是足以让绝大部分的人,群起不惜一切代价去捍卫去守护的?我们希望能有个干净的街道,却默许身边前后的人在眼前把烟蒂纸袋丢在街上。我们知道电动火车的女性车厢规定只供女性,却有很少人会主动去提醒或无知或装傻的男性乘客,这里不适合他们。

多年的教育只教会我们在一堆堆钢骨水泥中关心自己,保护自己,不读世界历史,缺乏国际常识,对周遭发生的事不痛不痒、不闻不问。纵然有时会心疼会愤怒,但也只限于一瞬间。叹息之后,生活依旧,好象少了些什么,却也没什么,什么也没有。

于是在马来亚联邦独立55年后的831,有一条老街,一个老社区因发展而面目全非,一家百年茶馆即将结束营业,一盏独立新闻之火熄灭。还有一些坟山被毁,一些村庄将被毒害。在《独立》读着玉壶轩茶楼的故事,不胜唏嘘,欲说还休。除了悲情,我们还能做什么?55年,我们到底发展了什么?

从没让读者失望

末了,想要借此机会感谢前总庄老师在2008年曾主动联络要我帮忙当《独立》的特约记者。还记得第一次去马华公会采访叶炳汉记者会,就连他的长相也不大清楚,就胆粗粗大喇喇地写了一篇新闻,还被赞美一番。之后在出国深造前在《独立》当了一个星期的全职记者,庄老师第一天就指示我一个人去采访国会新闻。因为工作量与压力实在太可怕,也让我从此对全职当记者的理想幻灭(哈哈)。

也因为有总编的胆识与魄力,在独立留下的,都是铁铮铮为了一个强大的理想,甘心把生活都奉献给工作的人。为此我向你们致以最高的敬意。记得在《当今》看过一篇新闻,是前一晚半夜四点多上载的,在电子媒体必须持有的即时性与高效率,剖析新闻的深度与广度上,你们从来没有让读者失望。

也多亏有《独立》与《当今》这两家电子媒体,让从中学投稿平面媒体就一直不获刊登的我,终于有一个能容纳异见的平台,让那些无法被平面媒体接纳的想法见光,甚至引起共鸣。这些无形的鼓励与支持,对一个嗜字的人来说,重于泰山。

我也相信,《独立》与《当今》还有其他异议媒体,在马来西亚所做过的一切努力,那些独立又坚毅的声音,会一直缭绕在人们的心中,慢慢扩散。在这个人文道义廉价的时代,你们种下的文字与精神,有一天,会遍地开花的。

我是如此相信着。祝福《独立》团队的每一员,祝福深深。

Unlocking Article
Unlocking Articl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