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抢眼
最话题
最新鲜
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的其他作品
mk-logo
来函
从112到listen事件:公民运动跨向新的里程碑

112前夕,国阵政府一改常态,国阵领袖甚少置评大集会,只是安排体育馆、警方与总检察长发表参与集会的条件与警告不可携带小孩及不可以引起社会不安的内容。

警方宣布实行零伤亡目标,派警方锁定“保护”戴有记者证的记者。并且承诺不启用水炮车镇爆队。112当天,大家也见证了警察的善意,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其实只要警察不把人民当敌人,他们的存在还是蛮适当的。

对大选前的大集会,国阵如履薄冰

相 信大家都心里明白,国阵面对这场离开大选不到半年的万人人民大集会,非常小心翼翼。也可说国阵除了允许暴力,然后把罪名矛头推给民联,另外一个态度就是尽 量不要惹怒人民。如果要把罪名推给民联虽然可以引起一些不明就里的人民反感民联,但是也很容易引起更多的反弹。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所以国阵不敢再冒 428与709的险。

暴政滥权把公民团结在一起

那么到底这场万人大集会与公民运动有什么关系呢?我想简单的把这场大集会 的公民性,稍微处理一下。因为这些年(后308),人民经历了许多人权、公民权、选举权、环境权、健康权、教育权等等被严重打压的事件。这些事件激起了公 民用各种颜色的衣服来表达公民关注,也举办种种的大小集会、讲座、公民教育、论坛等等来回应如潜水艇案、赵明福、霹雳政变、选举改革运动(净选盟)、反公 害运动、反教育不公运动等等。每一场运动大小参与的从数千到数万甚至428有25万人走上街头。112就是团结与串联了全部人民权利被打压的团体,配合民 联的号召之下,各自都展现出对其他社群被打压的关注。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说因为暴政、公害与滥权贪污把人民联合在一起。

112不应该是最后的公民运动

112 后,因为网上流传北大洗脑事件,大家开始从公民的角度去思考大学生的权利、洗脑讲师的嚣张与无理。listen姐事件给我最大的回响是许多舆论者,开始从 理性、独立思考、教育宗旨去讨论、辩论与提出合乎理性与同理心的意见。因为大多数人以理性回应,所以回应的国阵领袖包括校方,最后还赞扬了站起来抗拒洗脑 教育的巴瓦尼。

难道这些表态都是真诚的吗?我想并不,但是因为大多数网民的态度诚恳、理性、同理心、不烦躁,导致回应的国阵无法认同 listen 姐的态度与言论,甚至被迫与她割席。无论这些划清界限的表态是否真诚,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就是当我们坚持和平、理性、同理心去解读与回应课题的时候,对 方其实只可以选择回避、耍无赖或者不可奈何的认同接受我们。今天可能是大选迫近,国阵不敢得罪选民,也可能是公民意识高涨,短短一天几万人不亢不卑地指出 洗脑教育的弊端。真让国阵对此课题避无可避。

重新探讨教育全免计划的可行性

今天我们需要总结从112到 listen姐事件里,我们公民思维与态度越来越成熟,如果要做进一步讨论,我可以说巴瓦尼提出的教育全免计划甚至比民联还要前卫。我个人也相信只要有诚 意,让国家与受惠免费教育的学生共同制约,安排这些大学生在一些学期期段里进行一些回馈社会的服务、实习等等,培养学生从小懂得回馈社会,相信免费教育并 不是只是看到国家要负担多少债务而是积极地发现学生对社会的贡献与不受学费压力的学习环境里更加敬业乐业,更加会成为国家可信赖的知识分子,特别在防腐 败、防贪污上为国家把关。

我以上的想法,相信许多民联领袖或支持者如果只是把眼光看在金钱上面,是不可能发现的。但是巴瓦尼同学也提出许多国家是可以实行教育全免计划的。

解放公共才是我们的共同语言

最后要说,公民运动会进步,能够跨越是因为整个社会都动起来,都开始为公共设想,就如黄德先生说的,反对公害、解放国家的民主制度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因为我们越把国家的未来越放在心上,我们才会走得更远,看得更远,不会因为个人利益的得失,就对不公义的事视而不见。

我 再次重申,公民运动其实是承先启后、前仆后继的个人与公共成长的运动空间,因此文章里无法悉数每一场公民运动的承接关系,但是已经走上街头的公民应该知道 我们有共同的语言--把国家的兴衰存亡放在我们个人利益之上,相信这是主流媒体人(如郑丁贤之流)比较难理解的。也顺带说,因为巴瓦尼冲撞洗脑的教育体 制,所以Miss Sharifah 才会发现自己不是没有对手,包括她对巴瓦尼的“礼貌”握手都是精心策划的。一个心机那么重的讲师,怎么可能是大家眼里一无是处的动物管理员?真正的原因是 她缺乏民主、冲撞体制、理性交流对话的土壤,所以一直以来只有她talk,别人乖乖listen。

公民运动的好处那么多,包括巴瓦尼都是曾经是街头公民运动的主干,曾经率领脚车队从北下南,所以为什么关于公民论述,堂堂大学讲师(就算她不是讲师,能够在北大演讲也不是泛泛之辈,除了一些不学无术政治人物以外)也不是她的对手。

Unlocking Article
Unlocking Articl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