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抢眼
最话题
最新鲜
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的其他作品

即时评论

本邦媒体作业的鸾翔凤翥,一方面面对“限速四十公里”的困难,另一方面又有明显越界的动作。如何取舍,《独立新闻在线》总编辑庄迪澎始终恪守行规,不以圈套诱导犯罪以制造新闻。

多年以前我有幸为他的书写序〈媒体出来凿石后,冬雪都藏起来了〉,特此引述2001年5月4日针对印度从事“扒粪”工作的新闻网站 www.Tehelka.com 揭发国防部高官贪污的丑闻,迪澎回应了《南洋商报》专题记者黄伟业的提问,严正表明他坦坦荡荡的那些观点:

媒体可否布局引君入瓮?

“大众媒体是不是可以为了要证明或揭露有官员贪污而布局引君入瓮?Tehelka.com的做法,看来是先提供犯罪机会,引诱对方利用这个机会犯罪,然后再揭露对方犯罪。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来并无不妥,……但是,调查并不等同于布局以证明犯罪。布局测试一个人会不会犯罪是在考验人性;但是大众媒体的主要任务不是考验人性,大众媒体不能故意引诱别人犯罪,然后再去揭露这个人犯罪。否则,这无异于在为媒体本身‘制造新闻材料’。如此一来,新闻媒体或新闻工作者已逾超新闻伦理。”

china press loot kiss girl 210109 80岁的陆庭谕老师据说去岁在书展涉及性骚扰《星洲日报》记者之事,引发民众的纷纷垂注。关怀有之,看戏有之,恶搞和丢石头亦有之。本次《 中国报 》引述《风采》杂志的报道,又是怎么一回事?

三名同事一齐前往采访

不论女记者是否才一提问,便遭陆老“肆无忌惮地”抱紧及往左脸颊上“啾”的一声亲下去;我们应该注意的是,相关的女记者不是单枪匹马行动,当时乃是与另外三名同事进行采访工作。

当女记者打一开始就遭陆老抱紧及往左脸颊上“啾”的一声亲下去那一霎那以后,这另外的三名同事在做什么:继续拍照,还是马上阻止,或者立即中断一系列的“重施故伎”可能重演?

同事为何任由事情继续?

就算拍第一张照片的时候“大伙当时反应不过来”,到了第二张、甚至是第三张,在惊慌之际仍不忘执行任务的摄记还是对准着同样的pose,“眼明手快的拍下证据”,任由一切默默发生吗?

应该这么说,整个事发,是十分巧妙的。当第一个,或者之后所谓的“性骚扰”动作发生,我个人最大的困惑是,《风采》的记者是否拥有足够的时间,拒而绝之?但是,今次的事故,读者是否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这些错愕的镜头,这些不解的动作,缘由毕竟如何?

处在扑朔迷离现有的阶段,我们都不知道间中的演绎。然则,我愿意相信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媒体仍然对这位独居的老者和长辈,存有剩余的一丝怜悯,不会借此制造加油添醋的新闻材料。

媒体任务不在考验人性

顾念这点,在追踪陆老的过度热情之余,《风采》编采线上的朋友想必也牢牢紧记“大众媒体的主要任务不是考验人性”的诤言,而在下一期同步请教学有专长的心理医生,怎样正确看待陆老当前的状态;必要的话,再而引荐名医对症下药,舒缓病情。

假如专业诊断的结果,证实陆老的健康有所缺憾,我不确定我的想法是否有错,浅见以为,与其不断特写一个病人的自制能力已经失控,登门造访,恐怕也是一种可以尽量避免的干扰。对吗?

反之,要是预知这一切不是病情的恶化,媒体的同行的高层,或许可以从中制定一套作业准绳:忽视潜在的性骚扰风险,任由女记者上门造访,这样的一种安排,是不是人为的错愕呢?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