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抢眼
最话题
最新鲜
的其他作品
mk-logo
公告
朱云汉讲座简报:国家建设更为关键

“现代国家建设比民主建设更为关键,我们‘要把国家找回来’。”台湾朱云汉教授在讲座上如是说。配合2016年华教节,林连玉基金举办林连玉讲座,获得多个团体协办。

第一场于11月13日在吉隆坡林连玉纪念馆开讲,由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马来西亚留华同学会、马来西亚华校校友会联合会总会、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吉隆坡永春会馆、雪隆海南会馆、雪隆精武体育会协办。

第二场于11月14日假马六甲兴安会馆礼堂举办,林连玉基金马六甲联委会协同多个团体举办,包括甲中华大会堂、甲华堂青、甲董联会、甲培风校友会、甲陈氏青、海南青、孔教会、菩提佛学会、甲老友联谊会、甲留台同学会、甲校友联、沉慕羽文物馆、甲永春会馆青年团、甲林氏宗祠青年团。

今年邀请到台湾朱云汉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和我们谈“华人世界的民主观”。朱教授是深具国际声望的学者,中研院院士及政治学所研究员,台大政治系教授,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执行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主化、东亚及国际政治经济。担任中美多个学术团体要职。他领导的“亚洲民主动态调查”跨国团队长期在亚洲十多个国家进行调查研究,也曾与我国默迪卡民调中心合作。

潘永强:东亚政治思想为西方体制注入新思维

林连玉基金学术委员会主任潘永强博士在欢迎词中表示,适逢林连玉发表《心理的建设》及推动华团争取公民权大会60周年,今年的林连玉讲座谈民主显得意义深远。

冷战结束以来东亚地区经历不同政治社会变迁,中国改革开放、台湾民主化、香港回归改变了区域面貌。马来西亚现在是走入威权政体漫长的崩溃过程,不同族群对民主转型、公共治理却持不同态度。华社的政治观念向来极为进步,70年代的社会主义阵营、80年代的两线政治,皆由华人公民社团首先提出和促成,后者如今已成为我国民主化的主要论述。

潘永强表示,希望借由朱教授的学术专长及经验分享,让我们了解东亚华人世界的民主意识及政治价值观,同时思考东方政治思想如何激发对现行西方体制的反思及改革。他也感谢各协办赞助单位的鼎力支持。

朱云汉:国家建设比民主建设更为关键

朱教授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部分来谈“华人世界的民主观”。近代中国追求民主宪政主要是基于列强欺凌下,民族救亡图存,及告别帝制,重建秩序的必要。朱教授认为,中国实施民主需要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治道和西方民主宪政经验的认识,及对现实环境与国情的判断,这也是孙中山先生民主观的脉络。

会上朱教授分享了他主持的“亚洲民主动态调查”成果,让我国大众了解当前东亚华人的民主观,从而更为关注我国的政治与民主发展。“亚洲民主动态调查”是亚洲首个针对治理、民主与公民政治态度与价值观进行的系统调查,涵盖亚洲19个国家。当代华人世界民主观的共通处在于民众更重视社会公平、良好治理与经济发展,自由权与民主程序反居次要。差异则在于民主化程度高的社会,公民民主价值取向和批判性较强,对民主实施信任偏低,觉得政府未能回应人民需要。

朱教授提出,要思考民主的未来,需要对民主化进行反思。跨入千禧年民主化困境频出:国家建设与治理滞后,全球资本主义凌驾主权国家,民粹政治、两极冲突等出现。朱教授认为现代国家建设比民主建设更为关键,“没有优质国家,就没有优质民主”。他以巴士作比喻:乘客投票选出驾驶,负责将巴士驶向多数人想去的目的地。国家机构不健全就像故障的巴士,谁当驾驶都无能为力。过去美国在世界各地推行民主,却忽视国家建设。西方国家在百多年前引进普选民主前,已建立完备现代国家机制。

讲座尾声朱教授总结,新自由思想指导下的全球化不利于民主发展,民主作为国家层次的政治体制难以发挥,全球治理机制的民主化势在必行。中国的兴起除了是对民主体制的挑战,“贤能政治”的模式正好刺激西方反思与改革民主体制。过去西方倡导的最佳模式开始褪色,各国对良好治理的追求必须靠内生力量和根据自身历史条件谈探索,或许东方政治思想能激发对民主多样化的探索,刺激新兴国家关注治理绩效。

此次讲座,反应热烈,大约120位民众出席。教授分享的内容丰富,观众发问环节精彩,原本两小时的讲座,延长近一个小时才结束,讲座从早上10时开始至近中午1点才结束。

查看评论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