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抢眼
最话题
最新鲜
的其他作品
mk-logo
公告
新书讯息:《马来西亚外交与国防》

书名:《马来西亚外交与国防》
作者: 饶兆斌 /总主编 ; 蓝中华/ 本卷主编
文类:外交、国防
出版社:华社研究中心
书系:《当代马来西亚》丛书系列
ISBN:9789833908424
语言:简体中文

购书方式

华社研究中心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电话:03-2273-4035
电邮:[email protected]
面子书: https://goo.gl/4qAF11
地址: No.1, Jalan Maharajalela, 50150, Kuala Lumpur。

内容简介

本书共设11篇,基本上涵盖了涉及马来西亚外交和国防的主要问题,参与撰写的学者大部分是来自马来西亚,除了廖振扬教授和Mustafa博士来自新加坡。

与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一样,马来西亚的政策铺排是外交政策指导国防政策,故本书以马来亚大学国际与战略研究局主任Roy Anthony Rogers撰写的外交政策文章,和蓝中华撰写的国防政策文章,为本书的外交和国防政策开篇章。

第三篇具体地论述了地缘政治如何影响马来西亚,第四和第五篇则论述马来西亚与多边组织的关系,特别是东盟。第六、第七和第八篇论述对马来西亚有重要利益的马新、马日和马中双边关系。

第九和第十篇论述了马来西亚与世界两大文明的关系,一是西方世界,二是伊斯兰世界。最后一篇则以当代最为复杂的多边重叠领土争议之一,即南沙群岛领土纠纷与马来西亚的选择作为完结篇。

目录

总序
导论
作者简介
摘要
1 马来西亚外交政策的演变:与发展中国家及伊斯兰世界之关系 / Roy Anthony Rogers
2 马来西亚国防政策:军购、军备竞赛、军事战略与部署 / 蓝中华
3 马来西亚的地缘战略与国家利益 / 刘惟诚
4 马来西亚在东亚区域主义和多边主义的参与和功绩 / 郑清源
5 马来西亚与东盟关系 / 邱颖慧
6 负责任伙伴关系的成熟:马来西亚与新加坡之间的关系 / Mustafa Izzuddin
7 再次向东学习?—二十一世纪马来西亚与日本“从特殊到战略伙伴”关系 / 赖耀明
8 从相互猜疑到全面战略伙伴:马来西亚——中国关系 / 饶兆斌
9 后独立时代马来西亚与西方大国关系 / 陈韦亦
10 马来西亚与伊斯兰世界之关系 / 廖振扬 Afif Pasuni
11 南沙主权争议:马来西亚法理依据与挑战 / 蓝中华


*新书推介:华社研究中心将在1月27日(六)下午2时正,假隆雪中华大会堂诚毅厅讲堂举行《当代马来西亚》新书推介礼暨论坛

*其他《当代马来西亚》丛书系列书介:(一)经济与金融、(二)政府与政治


导论 / 蓝中华(本卷主编)

在一个处于无政府状态和强权横行的国际社会,无论在历史上或实践上,大国一般上会比小国有更多的影响力,但马来西亚是一个例外。论人口、国土面积和国力,马来西亚只是一个小国,然而马来西亚却比其他小国有更丰富的外交资产,甚至部分学者认为马来西亚拥有“中等强国”的部分影响力。

例如,马来西亚国父东姑阿都拉曼曾担任在伊斯兰世界有巨大影响力的伊斯兰合作组织的首任秘书长、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创始国和带动国,也是东亚峰会的倡议国。优良的外交资产不来自于继承前英国殖民政府的遗产,而是历届政府积极推动的成果。

地理上,马来西亚半岛位处于马六甲海峡中心段、东马领土盘踞在婆罗洲北部,使之得以扼守世界最繁忙的航海道之一,即马六甲海峡,以及仰看蕴藏丰富油气资源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南沙群岛,这让马来西亚相比其他东南亚国家获得更多的地理优势。

独特的地理优势,使马来西亚成为大国竞逐的对象,过去引来葡萄牙、荷兰、英国、日本的殖民,现代则有美国、印度和中国的拉拢。虽然不是绝对,但地理因素对马来西亚的外交和国防政策产生积极的影响。

马来西亚也是儒家、伊斯兰、西方和印度兴都四大文明的交汇点,四大文明的继承者在马来西亚国土上汇聚和激荡,产生了有别于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国际观。马来民族伊斯兰文明在马来西亚属于主体文化,当代马来穆斯林的国际观萌芽于中东世界和伊斯兰问题,然后从这里出发认识世界。

从中国南来的华人后裔多从中国南方文化视角出发看问题,中国、日本、台湾和香港是他们的关注点。改革开放前后的中国对马来西亚产生巨大的影响,也使新旧世代华裔的国际观有显著的差异。国内受英语教育和熏陶的社群,包括华裔、印裔或巫裔等,其在西方留学和成长于英语圈子的背景,使他们非常熟悉美国、英国和澳洲的政治动态,以及习惯从西方视角看东南亚和东亚问题。

大部分说英语社群均是社会专业人士,也是公务服务和执政精英。至于在马来西亚的印度后裔的国际观以印度和南亚为主。可以这么说,马来西亚各社会群体的国际观是从不同方面切入和获得培养。

虽然主要是马来穆斯林的国际观影响和塑造了国家外交政策,但其他社群的国际观在不同程度上也影响了外交政策的形成。譬如说,马来西亚会大力迎合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其中一部分委实出于华基政党——马华公会在政府里面的大力推动。

尽管拥有丰富的外交资产和地理优势,但外交和国防问题不是马来西亚民间社会的关注点。相比起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课题,外交不占据民间的日常话题,也从来不是全国大选的朝野焦点,除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问题。目前,仅有职业外交国防官员和学术人员对马来西亚外交和国防事务有兴趣。外交与国防政策的拟定均是由一小撮精英操盘,特别是国防政策,其形成和具体的落实比外交政策有更浓厚的神秘色彩。

在马来西亚独立和成立的初期,确保甫诞生的政权的安全是执政精英的首要考虑,尤其是克服共产主义叛乱和印尼对抗的军事压力。在此背景下,首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决定保密国防政策,他于1967年在国会为此决定辩护时说:“我们应不应该辩论和向全世界、敌人和朋友公布我们的国防政策…如果在议会内辩论此课题没有阻止议员说出细节等等,将会帮助敌人多过于帮助朋友”。时隔30多年后,马来西亚于1997年才公布国防政策,并于2010年公布第二份国防政策,使外界才得以一窥和进一步研究马来西亚的军事安全观。

目前,马来西亚国内已有多本以英语和马来语撰写的学术书籍和回忆录,论述过去和现在的外交和国防政策。譬如,J. Saravanamuttu和已故Chandran Jeshurun分别专著的Malaysia’s Foreign Policy, the First Fifty Years和Malaysia: Fifty Years of Diplomacy 1957-2007,堪称是马来西亚外交政策通史。

Chandran Jeshurun除了是外交事务研究员,也在国防政策研究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其Malaysian Defence Policy: A Study in Parliamentary Attitudes 1963-1973,更是首本从国会记录剖析国防政策的学术专书。在Jeshurun去世前,他曾告诉本人正考虑撰写和出版从1973年至今的从国会记录看国防政策的续本,惟随着先生已去世,该计划也无疾而终了。

马来西亚首相纳吉的前国防政策幕僚Abdul Razak Baginda也曾编纂过一本Malaysia’s Defence & Security Since 1957的马来西亚国防和安全政策概论专书。虽然Abdul Razak Baginda本身曾涉及性丑闻和涉嫌谋杀案等争议性事件,但他为拓宽这方面的论述毕竟也曾做出了一份贡献。

对华社和说华语的社群而言,出版一本以中文为媒介语的马来西亚外交与国防政策学术丛书有极大的必要性。大体而言有三个目的,一是可以填补中文社群在这方面研究的空白,二是发挥抛砖引玉的效果,希望未来可以吸引更多的学术人员提供更多有关的文章,三是成为中文社群与事关国家生死的外交和国防政策接轨的桥梁。

由华社研究中心筹办的《马来西亚外交与国防》一书,就想达致上述三个目的。本书的出版恰逢马来西亚独立六十周年,当代学者站在21世纪的肩膀上重新反思和整理过去一甲子年的外交和国防政策,使未来的我们才能看到和走到更远,并为未来另一个甲子年做准备。

本书共设11篇,基本上涵盖了涉及马来西亚外交和国防的主要问题,参与撰写的学者大部分是来自马来西亚,除了廖振扬教授和Mustafa博士来自新加坡。与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一样,马来西亚的政策铺排是外交政策指导国防政策,故本书以马来亚大学国际与战略研究局主任Roy Anthony Rogers撰写的外交政策文章,和蓝中华撰写的国防政策文章,为本书的外交和国防政策开篇章。

第三篇具体地论述了地缘政治如何影响马来西亚,第四和第五篇则论述马来西亚与多边组织的关系,特别是东盟。第六、第七和第八篇论述对马来西亚有重要利益的马新、马日和马中双边关系。第九和第十篇论述了马来西亚与世界两大文明的关系,一是西方世界,二是伊斯兰世界。最后一篇则以当代最为复杂的多边重叠领土争议之一,即南沙群岛领土纠纷与马来西亚的选择作为完结篇。

最后,本书是经过数年的筹备、催稿、翻译和审稿的过程,以及在诸多的限制下出版。譬如,本书的文章中有8篇文章原文是以英文书写,翻译过程中要信达雅地把原文翻译成中文着实是个巨大的挑战。本书已经尽可能把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减低。此外,本书也面对相关领域缺乏相关学者愿意供稿,或原学者无法供稿和必须临时换人的难题,使出版计划一拖再拖,从计划于2013年提出至今年出版,总共耗用了4年的光阴。

无论如何,本书是众作者和编者在各种不足之下所能呈现最好的。希望这本书的出版可以发挥承先启后的功能,鼓励出版更多以中文书写的外交与国防书籍,为培养马来西亚的战略文化贡献一份绵力。


 

查看评论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