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抢眼
最话题
最新鲜
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的其他作品
mk-logo
公告
吉州土生华人多重认同,巫泰涵化又称福建暹

陈耀泉指出,吉兰丹州巴西巴力(Pasir Parit)土生华人,同时受到马来文化和泰国文化的多重影响,导致他们也被称为福建暹(Hokkien Siam),而形成有趣的身份认同。

他说,当地土生华人和其他族群交流频繁,而接受了部分的外来文化,影响了他们的身份认同。

陈耀泉是前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政策与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兼高级讲师。

他是出席华社研究中心于2月25日(星期日)举办的学术沙龙,“吉兰丹巴西巴力土生华人的身份认同"中发表上述演讲,该讲座由华社研究中心学术董事祝家丰主持。

他说明,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当地土生华人生活在比较封闭的社会,和鲜少和主流华人接触。

和其他族群交流频繁而接受了部分的外来文化,影响了他们的身份认同。

深受巫泰影响

陈耀泉续指出,虽然大马华巫关系在1970年底后相继恶化,但巴西巴力的华巫关系至今仍相处良好。

他认为,当地土生华人逐渐涵化,取决于他们的身份认同与文化特征的糅合程度。

他指出,巴西巴力土生华人无论是住宅、服饰、习俗等,仍保留着传统的华巫泰文化,即便日常衣着已随着时代出现变化,却不影响他们的涵化成分。

他说,至于饮食文化,他们也深受马来和泰式所影响,用餐时习惯以手抓饭。他们的日常生活饮食以马来食物为主,节庆中所准备的祭拜食物,却是以猪肉为主的传统料理。

保留传统艺术

陈耀泉表示,传统游戏和艺术在当地土生华人社群亦获得保留和推广。

他举例,著名吉兰丹皮影戏(Wayang Kulit Kelantan)的师傅杨福成(Eyo Hock Seng)便是巴西巴力的村民,不仅获奖无数,而且享名国际。

他也指杨福成也是一名出色的吉兰丹传统戏曲表演者,表演戏曲包括Dikir Barat、Main Puteri等。

信仰强化认同
陈耀泉认为,巴西巴力土生华人的信仰,是增强华人身份认同的因素。

他解释,他们在家里祭拜祖先和庆祝华人节庆,和信奉泰国佛教,唯独不谙华语,是当地华人的遗憾。

他指出,年轻一辈已透过华小学习中文,不过,年长一辈并无学习华语的意愿或习惯,在家中仍以掺杂吉兰丹马来方言和泰语的福建话沟通。

他总结,巴西巴力土生华人有他们协调不同文化的方式,以确保不同文化得以共存,或得以各别呈现。

戊戌年新春聚餐

这项活动是由华社研究中心所主办,主要是为陈耀泉博士举办荣誉研究员授聘仪式,同时举行学术沙龙和戊戌年新春聚餐,出席人数约50人。

华研董事主席赵燊儒律师在新年致词中表示,华研目前有两位荣誉研究员,即华研前任研究员李业霖,以及大马著名马来语文学和翻译研究者杨贵谊。

他表示,华研授予两位先生荣誉研究员一职,以表扬他们对大马和华人研究的贡献。

他指出,陈耀泉博士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教育政策分析、少数族群教育、马来西亚华人研究等。

他说,希望双方接下来能展开一些合作项目,协助华研推动相关的学术交流和活动,提升华研的学术地位。

查看评论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