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抢眼
最话题
最新鲜
的其他作品

【大专论政】

过去的一年里,大马社会持续陷在 “清真”或“不清真”的争吵风波中。

从清真航空 Rayani Air启航、铁道公司(KTMB)争取火车清真认证,到霸级市场NSK推行清真手推车,还有安妮阿姨(Auntie Anne's)为热狗改名风波,最近麦当劳更要求顾客,需证明自带蛋糕有清真认证。

清真和清真准证

清真(Halal)一词源自于阿拉伯语,有“合法”和“许可”的意思。广义上,清真食物指的是符合伊斯兰教规屠宰和制作的食物。清真认证的概念算新,90年代中后期才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开来。

在大马,隶属政府负责发放清真认证的马来西亚伊斯兰发展局(JAKIM)是在1982年才成立的。

然而,在程序化的清真认证诞生之前,穆斯林如何识别食物清真与否,并安心食用呢?难道没有清真认证,就等于不清真吗?

政治化的“清真”

政治上,1970年代伊斯兰党和一些宣教组织谴责当时的巫统“非伊斯兰”(un-Islamic),并批评其延续殖民者政教分离的世俗政策。巫统在考量利益逻辑后,不仅不排斥伊斯兰化,更将之制度化,因“伊斯兰等同于马来人”符合其马来民族主义价值。

80年代起,巫统政府开始一系列伊斯兰化政策,垄断宗教话语权。马来社会也把伊斯兰价值纳入日常生活,尤其相信使用清真物品将对家庭、社区和国家带来好处。政治的力量同时促使文化的转向,为了把伊斯兰价值合理化地纳入现代体制,我们看到伊斯兰法庭被赋予更多权利、清真认证机构更具权威、学界也流行伊斯兰学科和伊斯兰科技等。

当时,国家正推行新经济政策,而伊斯兰化的同步进行,能间接辅助马来人地位的提升,符合巫统的政治利益。

清真准证谁得益?

同时,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剩余产品大量累积,如果无法把剩余产品销售出去,商品的价值便无法体现。因此,为了解决剩余产品的问题,资本家开始品牌化和标准化清真概念,清真认证的发放更是一大助力。

如此一来,剩余商品便能销售到穆斯林市场。前首相马哈迪的大规模伊斯兰化政策,成功让大马在伊斯兰国家中肃立威望,更成功把剩余产品销售给庞大的国内外穆斯林市场,经济和政治利益上双赢。

虽说清真认证能保证商品的“清真性”,但清真认证诞生的基准是建立在解决剩余产品的问题,最大得益者还是资本家。

观察生活中的例子:Mamak档、椰浆饭摊、家庭烘培等,有多少是有清真认证的?而拥有清真认证的,往往都是想踏足庞大穆斯林市场的资本家,而非一般的小型企业。

非穆斯林商家更会用尽门路,只为求得一纸准证。对一般百姓阶层而言,清真认证并不是他们首要关心的生存课题。小型企业没有大量生产商品,自然就无需想方设法卖出多余商品来牟利。

清真成为价值指标

除此之外,清真除了指根据伊斯兰规条对食品的要求,也是一套追随伊斯兰的信仰和哲学。清真认证作为资本主义的繁衍品,已经变成了用来评估商品价值的指标。其带来的反面效应是所有商品和服务都可以被“清真化”——清真火车、清真航班、清真快递等等。

换言之,“非清真”的商品价值将自动被降级。试问,信仰与哲学又能用何种指标来衡量?同时,符合清真认证的企业,其劳工是否面对低薪资、恶劣工作環境,或超时加班等问题?这难道不是伊斯兰关注的问题吗?

别忘了,伊斯兰发展局乃是隶属政府的国家机器(state apparatus),服务的终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

正当国家深陷贪污丑闻之际,过去一年日趋严重的伊斯兰化大小风波,确实挑起民族之间的分化情绪,当权者利用这样一个宗教性的国家机器来转移视线,并非无稽之谈。


林保华,北方大学国际关系三年级生,曾任2015/2016年北方大学学生理事会代表。

查看评论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