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抢眼
最话题
最新鲜
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的其他作品

【窥探性/别】

朋友贴了一则分享文,标题为“这种男人还存在吗?”。分享文里列举了七大条文,内容之意是符合这七大特征的男性就可以被标签为“好男人”了。类似的讨论不是新鲜的课题,如何才算是“好女人/好男人”的这类资讯近乎每天都充斥于社交媒体网站。

我没有因为朋友分享此文感到特别诧异,不过觉得可以针对这套行为逻辑进行一些讨论。光看标题“这种男人还存在吗?”,就可发现分享文背后企图指涉的是社会上极少数(是否还有)男人可以符合文中所提及的七大“美德” 。

随便挑两个条文说明,例如:“半夜起床处理小孩的一切,不把老婆吵醒”,或者“会泡奶洗奶瓶”。先不论此推论正确与否,这类标签已经预设了“好男人”逐渐绝种的理论逻辑,同质化了男性近乎都不符合被期待的“好先生”身分与形象,作为男人,被质问“这种男人还存在吗?”,令人情何以堪。

性别是社会化过程

学者Hammack曾指出,文化脉络为个人提供了一套主要叙事去建构身分认同。我藉由这个理论去理解朋友的情境,得以解释出男性与女性的想法和行动均是镶嵌于其传统性别文化脉络中,透过固有的参考框架去进行内在价值建构和跟外在环境互动的轨迹。人某程度上不具有超然决然的自由意志,只可以在固有轨迹中行动。

从小,我们就经历了複杂的“做性别” (doing gender) 社会化过程。男性和女性的生理性差异,亦即XY相对XX染色体,被合理化至各类的后天二元化建构中,包括了“感性/理性”、用“上半身/下半身思考”、“强壮/娇弱”以及“独立/依赖”等数之不尽的分类,并进一步被置入于主要叙事中,形塑男性和女性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认同。

晚近现代性虽然带来了传统性别价值的改变,许多女性加入了劳动市场,提高经济自主能力,但是许多男女的身分认同依旧受到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主要叙事所牵绑。

上至有国会议员提出在家的妻子必须懂得化妆和打扮自己来讨好下班回家的先生,下至在我们每天的生活实践中,长辈朋友们苦口婆心的劝解,以及各类网络资讯皆有意无意地强化这些刻板的性别论述,使朋友或者应该说多数的我们,内化了这套价值信仰。

可否承担私领域职责

如前所述,分享文所提出的发问,某程度上是在挑战:究竟可有男性会在“公领域”的范畴之外,挑起“本由”女性承担的“私领域”职责?根据这样的思路开展,如果突然有个“向来做大事的男人”主动承担这些“琐碎事”,他的行为就会很直接地被视为是一种特殊的付出与牺牲。

就像朋友的先生一样,值得被朋友赋予一个讚:“我的老公XXX,他可以完成第一至第七项的要求,实在是我的好老公!我小孩的好爸爸! ”,留言结束还特别附上几个爱心贴图,以示感激“这种恐龙还存在于我家”!

我没有质疑朋友夫妻间的恩爱关系,只是令我陷入深思的是,相对地,究竟多少男人会同样对身旁的女人,因为乐意“在家带小孩,让先生可以偶尔跟兄弟们聚聚会”,或者“老婆会帮小孩洗澡”而像朋友般给予对方那么大的肯定?

如果真的有,还必须进一步检视那是先生对妻子发自内心的真正认可,抑或其实是他在肯定自己娶了一个乐意扮演“好妻子”角色的女性?

应打破二元性别框架

值得注意的是,性别角色的改变并不一定意味拉近了平等的性别权力关系。仔细观之,“特殊化”先生承担家务事的“好老公特质”,并没有对固有的二元化框架进行解构,反而是附着于这套理论逻辑中来看待事情,继续在生活的各个层面里复制和强化此类的刻板性别角色。

因为我们始终把愿意肩负家务事的先生看待为“绝世好男人”般膜拜。其实,要打破这些二元框限,我们更应该学习的是如何常规化/常态化这些现象,理解到建立平等的夫妻关系向来就是婚姻生活的最根本。组织家庭养育下一代,本来就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和相互扶持的过程。

说实在,女人真的没必要因为拥有会做家务事的另一半而感到受宠若惊;反过来男人也不需要因为自己愿意动手解决“日常小事”自我膨胀为“好男人表表者”。唯有看清这个事实,方可促进更平等健康的两性关系。

所以,下一次请切记,不需要特别因为你的先生“会哄小孩睡觉”而大力给“赞”。


李威瀚,喜欢于日常生活里寻绎性别痕迹,以说故事的方式戳破性别迷思;崇向“去性别分类”世界,信仰“人”应予以“主体”而非“性别”身分存在。

本文内容是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今大马》立场。

查看评论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