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抢眼
最话题
最新鲜
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的其他作品
mk-logo
专栏

【每当变幻时】

比较纳吉在今年五月访问中国败兴而回,他相隔四个月出访美国,如今意气风发,一幅胜利归来的姿态。从外交行为的角度,纳吉美国之行无论对他个人或是巫统而言,不可谓不成功,也对马美关系和国内政治都有实质影响,并为在野党增添压力。

首先,就出访时机来看,马美双方都知道马来西亚即将迎来全国大选,纳吉此行必定有浓厚的选前造势意味,白宫愿意在这个时间点上同意纳吉访美,不无为纳吉伸一把援手之意。能够在此刻出访,又在川普总统面对主流媒体鞭挞时,仍挺住压力与纳吉会面,本身就是成功。客观上,马美外交关系的确在升温。

其次,纳吉此次访美最受国内外舆论非议之处,就是他背负贪腐丑闻,正受美国司法单位调查。在一片批评声中,纳吉顺利完成行程,既没有受美方侮辱,也免除了在媒体前受诘难的尴尬,对他本人而言已是胜利。这次访美,达成在大选前亲自到华盛顿洗底的目标,可算是一次精神上的满足。

化解对美贸易顺差

在野党对纳吉访美的批评,聚焦在巨额采购和对美投资,这些质疑和嘲讽,会在社会上得到一些回响,但纳吉似乎已在事前筑建起防火墙,对他的抨击不见得有杀伤之力。

首先,在采购与投资上,大家都知道川普上任后,重视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在今年三月最后一天还签署行政令,要求调查包括大马在内的十六个与美国贸易不平衡的国家,即使面对中国也有意发起贸易战。马美之间存有贸易顺差,政府面对美方压力,就算不是为求访美,也必须要有因应策略。

抗衡美国压力,政府可以採取谈判或博弈等手段,但纳吉缺乏实力而选择低头,以购买波音客机作为减少顺差的举措之一。他也许认为民航机是实体资产,总比军购来得少受争议,也不至于刺激中国和邻邦。购置客机后,在政治上尚可宣称,马航在马哈迪时期经营不善,他才有重建这个民族旗帜的雄心。

至于公积金局和国库控股的国有基金,本来就是用以投资获利,两机构也有在海外投放资金的配额,投放在相对健全的美国市场,应该好过撤在其他高风险地区,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这几项对美的资金项目,当然有政治考量,不是单纯商业判断,但显然经过考虑才出手,以减少市场冲击。问题出在人们对政府缺乏信任,而决策当局也没有对外解释政策的能力。

外交操作消解压力

除了顺利在白宫与美国总统会面,纳吉此行得分的另一表现,就是在穆斯林关心的罗兴亚问题上,敦促美国有所表态,把自己塑造为“具人道主义的伊斯兰世界温和领袖”,这对他要提高在马来人社会的声望,相信会起作用。

更重要是,纳吉如在外交和马来民意上造势成功,也可以避免在巫统党内受到派系诸侯的逼宫。要是他在大选前一直无法拉高民意支持度,形同巫统及国阵的包袱,就不排除党内有人要求选前选马。如今外交上操作成功,他就有比较坚实的力量压制党内的不满意见和迫退声浪。

在野党集中质疑纳吉对美的巨额採购,在监督的意义上无可厚非,但对复杂的国际政治与贸易课题,就无法提出较清晰的回应论述。可是在外交意义上,无论从客观角度抑或纳吉个人而言,此行访美应该是他相当重要的外交运作。

今年8月初当朝核问题炽热之际,美国国务卿蒂勒森短暂访马,除安排纳吉访美,相信也商讨朝鲜问题。马来西亚向来是朝鲜在本区域从事走私贸易和洗黑钱的重要据点,金正男事件暴露马朝之间长期隐匿的关系,美方对朝鲜禁运和封锁资金上,当然需要取得大马合作。在南海问题上,马来西亚既是当事国之一,也在南海自由航行问题有其利益和角色,在今年11月东盟和东亚峰会上成为美国争取之目标。

改变马中关系格局

川普关心朝核,纳吉心系权力,马美各取所需一拍即合,让双边关係取得实质提升。纳吉外交的灵活走位,使他走出在奥巴马任期后段,在西方吃尽苦头的低潮。

由于外交上灵活和投机,纳吉此行也间接改变马中之间的关系格局,带来连动效应。他高调访美的成果,在战略上平衡近年亲中的姿态,被视为外交上的对冲策略(hedging)。对冲是金融操作的概念,近年也在国际关系理论上盛行,即是以互相抵消的政策来降低政治风险。

纳吉在马美联合声明中,对南海、罗兴亚课题、高铁工程上的立场,并不符中国利益,在对华政策上运用这样的对冲手段,实有外部和内部两个意图。

对外而言,纳吉借此提醒北京,马来西亚固然与中国保持友好,但外交上不会一边倒,也不会被北京吃定,此举还可以召唤中立与不结盟的虚名。与此同时,纳吉也向西方社会传达一个讯息,近年由于西方国力衰弱,东南亚正受中国力量渗透,日益感受到压力;如果西方忽略东南亚,让本区域出现军事上的真空,不少国家可能沦为中国附庸,则美国就得付出代价。

对内而言,纳吉在中美之间的对冲策略,也旨在消解体制内亲西方精英的不满,因为官僚体制和国安系统内,长期具有亲英美传统,这些体制内精英对近年马中关系过速和过急,加上中资涌进,已出现质疑和焦虑。马哈迪在操作中资议题时,在马来基层产生一定影响,如果纳吉不在外交上调整亲中的姿态,将在国家主权和民族主义立场上失分,并处于捱打状况。

因此,纳吉在朝鲜和南海问题上对美国作出某种承诺,交换访美的机会和公开提出罗兴亚课题,希望平衡马哈迪在中国问题上的攻势。从这个角度来看,外交往往是内政的延伸,对缺乏全盘外交思维的希盟,自然增添压力。

中美乐见巫统执政

外交议题向来并非国人关切的重点,但在大国博弈和区域紧张局势下,中美虽然利益不一致,吊诡的是,此刻两国却同样乐见巫统继续执政。这不是因为他们偏爱和支持纳吉,而是担心政党轮替后会影响各方在此间的利益,原有的协议要重新检讨。

事实上,在大马具有战略利益的中美等国,也对反对联盟缺乏信心。安华入狱希盟痛失共主,执政后谁来拜相至今给不出明确答案,没有影子首相就没有未来政策路线可言。对于大国关心的朝核、南海、中国政策等方针,希盟表现时而模糊时而闪避,在野党少有人熟悉国际与安全议题。面对松散和不稳定的反对联盟,中美宁可巫统继续执政,才能让既有政策和利益得以延续。

纳吉以丑闻之身访美,透视大国政治的无情和现实,此行传达出现阶段西方无意支持不符战略需要的民主运动,如果第三世界威权领袖落闸放狗,打压国内民主力量,西方自顾不瑕也不会认真声援。面对当前国际情势,马来西亚公民社会不只压力升高,也要自求多福,自己的国家自己救。


潘永强,政治评论作者。

本文内容是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今大马》立场。
 

查看评论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