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抢眼
最话题
最新鲜
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的其他作品
mk-logo
专栏
不要害怕沒有答案:中学小说課教学有感

【当今特约】

过去,自己是学生时读小说是很愉悦的。即便小说的内容很沉重或艰涩,阅读过程中令我苦思、生惑、乃至郁結、愤世,我还是觉得这个过程本身是愉悦的。可教学却是另一回事,毕竟阅读只须向自己交代,教学却要向许多人交代。

我初执教鞭,为此很是忧心,一来不知如何教,二来怕教不好,毁了小说课兼轻慢了经典。

写感想成了苦差事

于是我在课后让同学写读后感以观察同学学习所得,亦方便我检讨。同学大多不知如何下手,连连抱怨何以要询及感想,又纷纷问我可以写些什么不可以写些什么。

读同学的作业,我知晓大家确实上网搜了资料,甚至许多内容是课堂内不曾提及的。大家的内容极统一、标准、规范,却又苍白、空泛、虚伪。看来写作真的是一件苦差事,大家也的确只是交差。

我中学时学马来文学部分(KOMSAS)也是这样的:买一本参考书,里面包括作品的大纲、主题、背景设定、情节、道德价值。只要把这些东西全背熟,我的马来文学部分自然考获佳绩。应考十来科实在忙碌,上述方法无疑高效。

我们向来就习惯标准答案的,也就无怪乎同学以应试思维抱怨读后感不好写了。毕竟写感想没有答案,且苟且不得,必要自己阅读才能发感想。其实同学也未必没有个人感想,只是写出来是不正确的(应谓不符合批改标准)那怎么办?

答案不是学习目的

只是,网上或课本里的资料就正确吗?董总2012年出版的华文高一下册课本,当中现代小说单元选入鲁迅的《祝福》,提示谓之揭示阶级对立的现实。

只是何谓阶级对立?谁与谁的对立?同学可能说不出这是社会学概念,或化约为贫富悬殊。课本也谓祥林嫂的悲剧源自封建思想与封建礼教。

与上述情况同,我们好像知道“封建思想与礼教”指过去落后的东西,然又无法具体地说出它指代些什么。连提示里的词汇释义都不清楚,尤其某些词汇或还涉及一套复杂的理论体系,我们如何辨识什么是正确什么是不正确?

若仔细读过文本,同学应能发现《祝福》揭示的矛盾不仅存在于鲁四爷和祥林嫂所代表的阶级,与祥林嫂同属一个阶级的鲁镇人同样冷眼她的遭遇;又《祝福》里的众生相,是否已绝迹于今日?若非,是封建余毒未清,还是《祝福》里揭露的问题不能仅以“封建”概括之?

我记得课堂讨论时,大家未以上述这套阶级对立论的叙事去解读《祝福》,倒也讨论出许多东西来,且这些讨论结果未必就比课本的答案差劲。

借着《祝福》,我们还能窥见自己与所在之处的问题,这不正是我们今日还阅读鲁迅的意义?我总以为把《祝福》里的问题都概括为“过去”的问题是不负责任的。当同学晓得为《祝福》的故事背脊发凉,这样的感发难道不比网上与课本上的标准答案来得有力量?

问题即是理解命题的方式

我知道长期以来填鸭的学习模式兼畸形的教育环境让同学面对问题时总是预设有个标准答案的存在,故一个问题没有答案该让你们多害怕。甚至有同学在课堂内要求我直接略过讨论过程,将讨论结果告诉大家。

我知道同学应试压力大,但我们总不能把应试技巧当作了学习。求知断不止累积资讯与获知事实,如何看待某个命题、如何推导出某个立场、如何辨别出是非也是求知不可略之过程。这个过程必然麻烦、复杂、严谨、多惑,但不得不如此。没有这个过程,我们如何获得最终作为依据的知识?

君不见,你今日所学林林总总之知识,皆是前人努力思考、研究、整理而来。即便如此,人们孜孜求真的过程中或还会将已有的知识体系推翻。所以不要害怕没有标准答案,不要拒绝求知的过程。我想让同学理解:学习时,问问题并不是为了找出预设的标准答案——问题本身即我们理解命题的方式。

让文学作品“活”起来

回到小说课,在辨识哪种叙事模式正确与不正确以前,甚至提出更多不一样的问题方式来解读小说以前,我们首先得正正经经、老老实实地阅读。即使同学熟知古今中外文学的大纲与资料,也不比自己认真读完一部作品强。

阅读过程中,同学或疑惑或感慨或悲愤或沉思,这种与文本的真实互动才能让文学作品“活”起来;也是这样的真实感受,才是属于自己的所学所获,弥足珍贵。


林芷薇毕业于拉曼大学中文系,现任教于华文独中。

查看评论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