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抢眼
最话题
最新鲜
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的其他作品
mk-logo
来函
从希盟上台看人民斗争的未来

希盟上台一周年,是人民斗争的一个重要时间点。

一年前,经过60年的奋勇斗争和殷切期盼,全国人民终于推翻了以巫统为中心的贪腐国阵政府,迎来了希盟政府的上台执政。

希盟原来是-个由三个理念大致相同的政党组成的。为了实现推翻国阵前朝政府的共同目标,以领导了22年国阵政府的马哈迪为首的土著团结党加入了希盟,并成立了新政府。人民理所当然要在充满喜悦的同时,审慎关注新政府的施政,并得出应有的结论。

一年是作出正确评价的适当时候。

60年历史基本回顾

我们要以什么标准来评估希盟上台的一年施政呢?马来西亚的各族人民,不能只以自已族群的诉求标准,来判断希盟施政一年的全局本质。以华教为自己的中心诉求的华族群体,不能以自己的华教诉求来作为自已的标准,更不能以自己认定的错误的标准作为准绳;马族族群的先进分子也不能只以自已族群得失作为评定尺寸。只有各族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才是唯一正确的标准。

上一个世纪的抗日战争和随后各种形式争取独立的斗争,全国各族人民期盼的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以带领各族人民齐心合力,实现一个消除贫穷丶普惠均富丶和谐幸福的新国家。

国阵政府执政60年有没有全都丶局部或朝着这个目标呢?没有。所以被人民推翻了。

为什么联盟及其以后的国阵政府会最终垮台呢?

首先,它是符合英殖民主义心意的政府。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以后,马来西亚出现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抗日战争。随即在战后,又发生了各族人民争取独立的各种形式的斗争。英帝镇压了各族人民在各族群爱国领袖领导下这些斗争,扶植了确保其根本政治经济利益的政治势力,制定了埋下族群间隔阂甚至分裂冲突祸根的各种基本囯策。

其次,是独立后的联盟政权执行了一条保护英帝利益和压制人民意愿的总方针。

这种总方针执行的结果,并没有让人民的生活得到应有改善,因争取国家独立而引发的国内战争没有得到及时终止。

人民对生活逆境的不满,终于导致1969大选联盟政权自独立来的首次惨败。联盟政权出于亲帝反人民的本质,为了扭转执政的颓势,通过发动“五一三” 血腥事件,以达到替换领导人的政変目的。随后即利用和煽动马来民族主义,实施一系列种族主义的政治经济政策。这种政策实行的结果,严重地造成族群关系的紧张和对立,使得作为执政当局核心的巫统毫无顾忌和极端的贪腐滥权。

希盟施政本质和走向

国阵政权发展马来官僚资本,也孕生了它的对立面。

马来亚独立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五一三事件后马来官僚资本的发展,形成了日益增长的城市马来劳动阶级和居民人口。安华遭到马哈迪的迫害,使他举起了一面代表马来城市劳动阶级和居民政治主张的旗帜,也触动了马来社会的分裂。

有着强烈马来民族主义色彩的马哈迪,以其执政了22年的强烈个人性格,不能容忍其继任者对他的忽视和利益侵犯,在充分掌握马来族群民族情感的背景下,有感于互相联合的必要,终于选择了放弃旧仇与希盟共举反对纳吉政权的决定。

以代表着城市马来劳动阶级及居民利益为主的公正党,与代表着部分马来民族主义支持者的土著团结党的联合,使得马哈迪为首的政府必须对过去他执政时的政策,特别是所造成的恶果作一定程度的批判和实行一定范围内的改革,以区别于巫统的一贯施政。但他的资本主义世界观和马来民族主义,不可能促使他推动一个彻底为民和族群合谐的路线。

人民期待着两年后安华能在接替马哈迪当上首相,施行更大范围和更彻底的改革。但冷静的思维不能不置疑,他过去身居巫统高位的背景以及主导思想,能在多大空间里实现广大人民的期盼。

人民斗争的核心国情

回顾从抗日战争到现在人民斗争的历史,我们现在已经可以掌握我们的基本国情,由此制定我们的战略思想和策略手段。

六十多年的政治斗争的历程,使我们逐渐认识到,马来西亚最主要的国情是马来族群与非马来族群的关系这个主要矛盾。两个矛盾方面各有什么历史和现状?两个方面的政治组合如何各自形成和変化?怎样才能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制定一条正确的路线和一系列政策,人民斗争的领导者要怎样解放思想才能认识和掌握这些基本国情?这些都是我们当今要认真面对的主要问题。

什么是马来民族主义的过去和现状呢?

马来民族是马来亚封建王朝及其文明的缔造者,这也是马来民族主义的历史和精神支柱,也是宪法中规定的马来特权丶皇权和伊斯兰教地位的法权根据。

马来民族主义也是建立在马来族群农村封建和个体经济基础之上。马来个体农村经济在沦为殖民地后的长时间甚至独立以来,保持了很长的-段时期。1969年五一三事件后,马来官僚资产阶级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以马来民族主义并发展为马来种族主义维持其政权地位。

什么是非马来民族即华印族的过去和现状呢?

华印族在马来亚人口的増长是伴随着英帝在马来亚的统治及其殖民资本主义经済发展而形成的。这产生了马印等族的工人阶级和中小工商业阶层。

主要建立在劳动阶级基础上的华印族进步力量,首先在华族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这种中国情怀的形势下成长壮大起来,更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马来亚时的奋起反抗中,建立了自己的军事力量及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声望,也很自然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发展为争取独立的武装斗争。

在英帝国主义镇压争取独立的马来进步力量,并扶持其亲英封建势力的情况下,以华族为主的抗英武装斗争在华玲会谈破裂后,形成了马族很大部分群众拥护独立和马华印族进步力量遭受打压的政治局面。

马来族群与非马来族群(尤其是华族族群) 思想倾向之间的隔离和分歧由此形成了。这种局面更在五一三事件后进一步深化。

两种民族主义对撞劣局

马来官僚资产阶级利用马来民族主义煽动马来种族主义,使得马来族群中的先进开明力量受到继独立前后的再-次冲击。巫统为首的国阵政府除了在一系列政治经济人文政策上,实行以马来族为重心的方针外,也在语文教育政策上冲击华族的民族情结底线。

另一方面,华族的先进集体在宪制斗争的范围内,也沿袭华族自我的民族主义,而不是科学社会主义以各族劳动阶级联合为核心的导向,按自己的民族主义而不是科学的民族语言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思想指导,演変为以华教为中心的理论和行动路线。

利用马来族群的民族主义走向了极端马来种族主义,最后放纵巫统的群体贪腐滥权。马哈迪和安华的个人搏弈,导致了对马来民族主义的一次大衝击。被迫离开巫统的安华,必须而且只能选择城市马来劳动阶级及居民的政治诉求作为自己的斗争纲领。

希盟当政的启示

巫统当政的六十年,尤其是五一三事件以来的五十年,基本上是利用马来民族主义而实质为种族主义的路线。但由于兼顾其他族群选票的需要,他们也必须排斥伊斯兰党极端伊斯兰化的主张。

与巫统结盟的华基政党的本质,是作为附属政党对政治经济利益的追求。他们与反对党中华基政党一样,也有关注本族群文化情结的另一面。只是作为执政联盟伙伴,他们必须对自己的华教问题主张,作出一些不同的观察和论述,也为自已的政治生存为华教问题游走于巫统与华社之间。

囯阵执政时期马华等华基政党和希盟执政后的行动党,在华教问题的对策上彼此互换了位置。作为反对党的行动党,曽力随华社对语文教育制度的分析和诉求,以此攻击作为政治对手的马华等华基政党,作为自己稳定选票来源的基础; 现在却轮到了马华以所称的行动党的软弱和妥协,攻击接过了自己执政伙伴地位的对手。

这种现象也从另一面吿示人们,以华教为自己的最高使命的华族社会运动者,所持有的语文教育观是不是不同于中国和是否适应了马来西亚変化了的现实。

另一方面,原来在巫统中利用马来民族主义而走向种族主义丶现在已成为土著团结党的主要领导人,和下台了的巫统,也来了一个双变脸。局部地更换了选票来源基础的土著团结党,既要兼顾公正党的城市劳动阶级和居民的选票基础,也要兼顾马来民族主义的族群情结,面临着下台了的极端种族主义巫统和极端宗教主义伊党的双联合进攻。

新的两种民族主义让社会进步的努力面对新的挑战。

政局変化和走向

掌握了内阁主要部门而以马哈迪为首相的土著团结党,其施政既受马哈迪与安华个人和觧的互相牵制影响,也主要依靠公正党代表城市劳动阶级和居民诉求的选民基础。更为了标榜与国阵纳吉政权的正义区别,实行了一定程度但又不彻底的民主改革,使人们不能不关注希盟政府的未来走向。

公正党和土著团结党的性质区别,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希盟政府的未来走向。

公正党内部不同派系的斗争,以及土著团结党在马哈迪离职首相后与公正党因为权力争夺丶施政理念和选票基础的区别,都是牵动希盟政府未来施政方向的因素。马哈迪重为首相后,虽然在一定范围内拘控巫统某些党要的贪腐,也在一定程度上批判极端伊斯兰化的负面后果,但他多次与巫统不同党要以及伊党首领的会见,説明了他们在马来民族主义甚至种族主义上的认同。

他反复强调不同族群之间富裕程度差别的言论,都极有可能在他退位后,出现土著团结党退出希盟丶最后与巫统伊党形成马来种族主义和宗教极端化的结盟,而冲击希盟政府的可能性。

安华提出的不分族群普惠贫穷国民的政策,是代表其基础支持力量和兼顾华印族群诉求的必然选择。但是,一个不是以各族劳动阶级的社会主义科学理论和唯物主义作为世界观的政党,一个受不同派系的争权影响而可能随时改变政策走向的政党,决不是人民实现最终理想的终极保证。

已成为执政伙伴的民主行动党,长期以自己的华族民族主义为自已的华族选票基础,并由此填补了华族政治午台的一时真空,既没有任人唯贤和依靠丶组织各族群众的组织路线和政治纲领,也正在被置疑会在彻底民主改革和实现均富和谐的路上走得多远!

“不忘初心” 的真正内涵

在充分认识马来西亚的核心国情的基础上,结合希盟上台的政局现实,我们“不忘初心” 的科学社会主义,必须是组织和依靠马来西亚各族劳动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联合,克服主要来自马华族群的自我民族主义,制止旨在煽动种族主义以分裂社会的邪恶企图。

这就是我们的战略方向。只有这个战略方向,才能击败种族主义,才能保障马来西亚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均富,社会和谐。

怎样实践这个战略方向呢?

第一,必须把首要重心放在促进各族劳动阶级及其优秀先进份子的联合。这个联合的唯一基础只能是科学社会主义。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各族人民才有团结奋斗的共同基础,才能互相理解和接受带民族特性的差异,也才用“民主协商” 这个只适用于科学社会主义者的机制,形成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共识。

随着马来西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日益増长的马族劳动阶级渴望着摆脱贫困和贪腐的境遇。但是,套在广大马族劳动群众脖子上的是马来民族主义丶特权和皇权的思想牢笼。不能认识和掌握马来西亚政治核心国情的丶华族传统左翼的空洞“不忘初心” ,沿袭着长期以来以华教诉求为中心的思想模式,只能在人民的政治运动中原地踏步。

独立后,特别是五一三事件后的种族主义的政治本质,以及现在希盟上台后巫伊两党的极端种族主义煽动,足以说明人民前进路上这种严峻的阻力。

第二,必须在掌握共通语言马来语甚至英语基础上的群体思想交流,和建立在科学社会主义世界观基础上的群体思想统一。

现在参与马来西亚政治运动的华族,可以大致分为上世纪三四十年的笫二代,五六十年代的笫三代和现在的中青年一代。虽然过去二十年代出生的第一代领导人,曽杰出地提出掌握马或英文语文能力的要求,但后来在以华印文为官方语文的政策诉求指导下,笫二代甚至第三代华族政治运动者,仍保持未能普及掌握笫二语文以达到群体交流的状况。

第三,摆脱不同族群民族主义基础上的国家观念认同。

移居自中国的马来西亚华族族群,从现实和科学定义上已不是和中国完全一样的中华民族,这是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经済生活等因素所必然形成的。华族族群由于自己的文化渊源,特别是由于对中囯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带来的成就的敬仰,造成了华族族群之间的自我认同感。

马来西亚华族族群中向往社会主义理想的群体,原来就应该本着国际主义的精神,认同我们已是马来亚国家和人民的效忠者,以与马来西亚的其他族群携手奋斗。

那些把中国为反对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而提倡中国文化自信的正确论断主张,教条主义地照搬到马来西亚的环境中,把它作为自己的政治信仰核心,甚至把中国传统文化当作中国今天成就的根本原因(实际上中国还另强调必须有社会主义文化和改革开放文化) ,直至把它认为是华族语文最后取代马来西亚友族语文的历史规律因素,只能为马来种族主义者提供挑拨各族人民团结的炮弹。

以这些战略思想为指导,科学社会主义不能把自己视作希盟上台后政治旁观者和支持跟随者。与此相反,我们应该在已有的斗争基础上,在局部有限民主改革的成果上,认清使命,自主引导前进的方向。

灵活策略乃正确战略

认识马来西亚政治运动的核心国情,牢牢掌握我们的战略方向,还必须有正确策略手段相配合。

利用民族主义发展为种族主义和歪曲伊斯兰教义愚化教民,是我们团结马族广大群众的最大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以下的-些策略导向是极其必要的:

第一,在华族人口比例因为生育率低以及移居外国(移居不是因为华教诉求不能实现) 日増的情况下,单凭非马来族的抗争是无从击退马来种族主义丶皇权意识和愚化伊斯兰的共同麻醉攻势的。正因如此,必须由马族的先进开明阶层作为打破思想牢笼的主力。在这方面,马族科学社会主义队伍的成长壮大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第二,我们的宣传口号,不应简单地由华族团体或个人责指,反对马来族群以及马来皇权是政府权力的唯一专控者; 也不是公开主张无神论,或马来族群与非马来族群在一切方面的绝对平等。这样的思想导向和言论行动,只能和适宜由马族群众领袖和马族先进人物带动,否则只能带来相反的结果。

马来族群和其他族群的经济贫穷,是资本主义体系下的经济剥削丶发展中国家各种经济领域的低下生产率和増值率丶以及不平等的分配关系所造成的,除此之外也还包括了一些人文地理的习俗根源。必须从这个本质分析出发,宣传科学社会主义不分族群消除贫困的正确主张。

笫三,我们必须确信,华族提出的族群诉求,即使不是脱离民族国家必然发展规律的狭隘主张,而正是应有庄严权利的捍卫,在马族占全国大多数人口并受制于狭隘民族主义的情况下,也不能取得成效。

针对某些马族官僚所谓马族和非马族经济状况不均等的言论,我们在强调不分族群消除贫穷的原则时,还应该确信这样的立场观点:脱离了贫困地位的富裕,只能经由经营者自身的勤劳和创新努力才能实现;依靠政治资源的支持的最终结果,只是新的腐败和滥权。

第四,必须区分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任何-个族群都会有民族主义。任何一个民族或族群抵抗外来民族的侵略,任何一个民族渴望本民族摆脱穷困被压迫地位的爱国主义都是正义的。任何民族的个人不爱自己的民族,就丧失了起码的道德素质。不能脱离具体情况,简单地把另一民族或族群中的个人爱本民族的行为贬称为种族主义。

查看评论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