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抢眼
最话题
最新鲜
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的其他作品
mk-logo
新闻
缺乏教育医疗服务唯三餐无忧<br>部分原住民坚拒迁徙双溪阿刹

走进巴贡(三)

正当大多数乌鲁人於1998年陆续被政府重新安置到双溪阿刹之际,却有一小部分的居民坚持留守在巴雷河上游,不愿离开历代祖先生活的传统习俗地(NCR),继续过着传统的游牧生活。

根据关注巴贡计划非政府组织联合行动委员会(GABUNGAN)所草拟的《巴贡原住民迁移真相调查报告》,当时总共有189户家庭拒绝接受政府的迁移计划,选择留在巴雷河上游。

 

NONE 这批乌鲁人主要是居住在5个长屋,分别是位于纳哈加雷(Naha Jalei)、巴都吉灵(Batu Keling)、隆布兰(Long Bulan)、隆加威(Long Jawie),以及隆拉温(Long Lawen)。

尽管这些原住民仍留守在老家,但政府却关闭上述地方的学校和诊疗所,等于剥夺他们接受教育和医疗服务的基本权利。若要让孩子上课,他们只能把孩子送往双溪阿刹或布拉甲(Belaga)留宿,否则就只好被逼辍学。

迁移计划迄今已12年,这批乌鲁人的生活究竟怎样了?他们是否后悔当初没有跟随大队,搬往双溪阿刹的决定?

NONE 《当今大马》上月底就跟随资深媒体人周泽南与其纪录片制作团队,陆续拜访纳哈加雷(右图)和隆拉温,以进行实地考察。

若要前往纳哈加雷,民众必须从巴贡水坝乘坐长达6小时的船程,沿着巴雷河逆流而上才能抵达;回程因为顺流,只是需要大约3个小时。

至于前往隆拉温,则只能选择乘坐四轮驱动车,途径伐木公司开发的关卡和泥路,以及建设当中的沐若水坝(Murum Dam),颠簸长达5个小时才能够抵达。巴贡水坝附近原本还有一个较短的伐木公司泥路,只是需要大约2个小时,却因年久失修而不能再用。

搬回祖先风俗地自力更生

NONE 纪录片团队是於8月23日先行探访隆拉温(左图),它是坐落于群山当中的一个河谷。

当纪录片团队抵达的时候,其村长卡拉家隆(Gara Jalong,55岁)恰好正率领全体村民前往附近的河流修建水管,衔接水供到村内,村内只剩下妇孺。因此,大伙便转往河边去寻找他们。

卡拉解释,当地大约200多名肯雅族人(Kenyah)原本都是居住在巴雷河附近的隆更(Long Geng),后来巴贡水坝工程进行后,便选择搬回上一代祖先曾经居住在隆拉温,当地并没有受到巴贡水坝的影响。

NONE 根据非政府组织准备的报告,隆更当时共有250户家庭,其中205户跟随大队搬往双溪阿刹,45户则是自行搬往隆拉温。

“其实政府提供的双溪阿刹3英亩土地不足于给全部隆更长屋居民,因此我们被迫作出选择,小部分的人决定不搬到双溪阿刹。”

他表示,这些居民都是经过讨论,自愿决定搬往隆拉温,然后再推选他为村长,一起在当地自力更生。

学校因政府拒绝派员空置

由于隆拉温不是政府重新安置计划的一部分,因此政府并没有在村内提供的设备服务,所有东西都必须由居民自行建设。

NONE 其中,村内一个1万千瓦的微型发电水坝,就是村民在非政府组织的协助之下建造的,每天傍晚5点到早上7点供电,每月每粒灯泡只需要缴付2令吉。

村民甚至在村口建造学校和诊疗所,并申请派遣老师和医疗官员,但是政府认为他们违反迁移计划而拒绝派遣,因此成为空置的建筑物(下图)。

根据负责一手建造学校和诊疗所的英佐克阿隆(Injok Along,74岁),当地的孕妇生产期2个月之前,就必须乘搭伐木公司的便车到双溪阿刹待产,因为当地才有诊疗所。

NONE 至于小孩也是一样,他们一足龄就必须离开父母,到双溪阿刹寄居或留宿,以接受教育,只有学校假期才能回家。

以尤乌安蓬(Yout Ampong,42岁)为例,他有3名孩子在外求学,其中2人在双溪阿刹小学求学,1人在布拉甲求学,他本身则留在隆拉温谋生。

当地只有一座由非政府组织资助的幼稚园,由当地人来提供最基本的教育,不过其预算只是足以支撑到年底。

此外,“飞行医生”服务每月月中也会定期来提供服务。

生活虽苦却容易获取食物

卡拉受询时就不讳言,隆拉温的生活的确是比较辛苦,因为他们欠缺教育和医疗基本服务,也没有柏油路直通村落。

不过,他却认为,与双溪阿刹相比,这里的生活却更加适合他们。

“我们能够采集水果,也可以在森林里捕猎动物。从这边河流捉到的鱼也够我们吃。”

“我们这里也种植稻米,足够我们食用,若有40、50袋的生产量,我们甚至可以把一些卖出去。”

除了农耕之外,他们闲时也会到附近的伐木场打工,一个月可以赚取大约500令吉,用来补贴家用。

因此,他强调,尽管生活艰巨,但是他们就算有机会,也不会搬迁到双溪阿刹,就算是有一些居民陪同孩子到那里上课,但他们还是把隆拉温视为本身的家园。

他希望政府能够听到他们的请求,派遣老师和医疗官员到当地服务,让当地人无需再奔波到双溪阿刹上课。

“那里的土地日益狭隘,3英亩的土地根本是不足够,因此这里的人没有想要搬去,相反只有双溪阿刹的人想要搬回来。”

尤乌也持有同样的想法,强调他不会搬到双溪阿刹,相反他希望孩子学成后会继续回到隆拉温生活。

附近学校遭关闭搬到阿刹

纪录片团队隔天继续拜访纳哈加雷,当地200多名加央族(Kayan)人居住的巴雷拉布威长屋(Uma Balui Labuway),也一样面对政府基本服务匮乏的问题。

该长屋居民原本都是前往附近的巴都吉灵上学和求医,但是随着政府於1998年启动迁移计划后,当地的学校和诊疗所就已经关闭,并迁移到双溪阿刹。

根据乌巴巴基(Uvat Bagi,80岁),当地人如果生病就必须乘船,或者是乘搭伐木公司的“顺风车”去加帛,大约需要半天的时间。

至于上课,学生就必须乘船去下游的巴贡水坝,然后再转车到布拉甲上课,单程船费和车费大约是40令吉到50令吉。

尽管如此,纳哈加雷居民却坚持拒绝搬迁到设备更良好的双溪阿刹。他们之所以意志坚定要留在当地,不仅是基于容易寻找食物的因素,同时也基于历史的原因。

祖先浴血捍卫搬走是罪过

NONE 乌巴担任村长的弟弟巴都巴基(Bato Bagi,78岁,左图)在接受访问时就阐述,一百多年前乌鲁人之间曾经有一场战争,而这块土地就是其祖先以鲜血所捍卫得来,因此他们不能放弃。

另一名村民胡娘阿刚(Huring Aging,60岁)也形容,如果他们离开这块土地,这将是一项“罪过”,因为土地是祖宗委托给他们。

巴都表示,他们在纳哈加雷可以自行开垦森林种稻,一年就有80袋收成,而且他们要捕捉山猪和鱼都非常容易,因此不需要担心食物的问题;相反去到双溪阿刹,所有物品都必须用钱购买。

“双溪阿刹那里只有3英亩的土地,又能够种什么?这里不同,生活和吃都可以靠自己。”

这名 “大声公”作风的村长接受访问当天,其孙子就从森林里带回一只山猪,结果成为记者和纪录片团队当晚丰盛的晚宴。

盛产忘不了鱼可赚三四万

他也透露,当地河流盛产一种名叫Empurau的鱼(华语俗称“忘不了”),平均一公斤价格460令吉,因此一只6到7公斤的Emparau就可以卖到3000令吉。

据说,这是因为巴贡水坝前承包商伊佳兰(Ekran)公司东主陈伯勤喜欢享用,才会变得身价百倍。

“我的孙子有时到加帛售卖山猪和Empurau,就可以赚取3万或4万令吉的收入,双溪阿刹都不能赚到1万令吉。”

根据非政府组织的报告,这座长屋有近一半的家庭选择留下来,75户当中共有34户居住在原区。

他们原本都是居住在巴都卡罗(Batu Kalo),於巴贡水坝计划展开后曾一度迁移到巴雷河支流上的巴雷拉布威,但因为4年前发生火灾,才会再搬到纳哈加雷居住。

由于当地靠近急流,因此村民说话都习惯大声,以盖过急流的声音。其中,巴都更是当地闻名的“大声公”,其声量之巨就连附近木材公司职员都畏惧三分。

请点击阅读:

走进巴贡(一)

丧失风俗地,赔偿承诺跳票

巴贡原住民找不到归家之路

走进巴贡(二)

土地狭小被大财团油棕园包围

巴贡原住民怀念以前上游生活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