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抢眼
最话题
最新鲜
的其他作品
story images
story images
mk-logo
新闻
越南外配学习班:社区培力经验分享

编按:《当今大马》特设“今方志”栏目,收集各界的纪实作品,以记录国内社区和地方经营变革和人文活动等,欢迎读者赐稿。稿件字数须至少2500字,也请尽量附上照片,一旦录用,将提供稿酬180令吉。

今方志】大马地方与社群写真

过去几年,频繁走入古来加拉巴沙威参与社区活动,收集当地文史故事。去年12月,开始常驻这地方,经营P320社区空间,以各类活动推广文创、连结居民。其中一项活动,是为来自越南的外籍配偶开办基础马来语班。

从1月开始,P320与沙威文创社成员合作,在29里亚逸文满(Ayer Bemban)开设马来语班。学员都是来自沙威、古来和亚逸文满地区的外配,有10余人。3月,政府实施限制行动令,马来语课由线下转至线上,持续至今。

与此同时,配合社区的需要,从6月到9月间,P320又在沙威增设两个马来语班,迎来另外10余位外配学员。过去几个月,三个班的学员随着疫情起伏调整上课时间与模式。在2019冠病阴影笼罩下,学习条件谈不上良好;不过因着学员的积极活泼,学习气氛一直十分愉悦。

对于许多人来说,2020年是空白、虚度的一年,然而在马来语课堂中,我们看到外配学员好学的态度和正面的思维,从中获得鼓舞。本文想谈的是过去数个月来,与外配姐妹们交流学习过程中的一些观察与感想。

社区中的外配姐妹

在P320成员所接触到的沙威社区以及周边社区的外配姐妹中,主要以来自印尼和越南者为多,也有少数来自柬埔寨和泰国。

印尼外配有不少来自西加里曼丹三发、山口洋、邦戛、坤甸等地,她们是印尼华裔客家人,通晓印尼语,也能说客家话,所以在语言上较少融入问题,也没有学习马来语的需要。一些印尼外配已经在沙威定居超过20年,成为大马公民。

越南外配比印尼外配来得迟,她们大部分来自南越各省,如隆安、芹苴、朔庄、薄寮、同塔、西宁等,极少数来自北越。据外配姐妹所述,单是在沙威,越南外配就有百余人。

我们所接触到的越南外配都是在2000年后来马,来得较早的定居在此10多年,也有的刚来两三年。少数越南外配已经入籍成为大马公民,或持有永久居留证,多数仍持长期签证。

语言障碍有损归属感

华语对越南外配来说都不是问题,据她们说,多数越南姐妹来马三个月后就能用华语对谈;至于学习马来语则相对困难,主要是因为她们的日常生活中较少机会接触马来语。因此P320开设的基础马来语班以越南外配为主要对象。

不谙马来语给她们造成各种生活和心理层面的难题,比如无法独自到政府机构或非华人经营的私人机构处理事务。即使一些原本是在她们能力范围以内的事,像是到孩子就读的国中会见校方或前往银行查询存款,也必须由家人陪同或代劳,连带影响她们的自信心以及对地方的归属感。

对于准备申请成为永久居民(俗称红登记)的外配,在面试时也必须使用马来语对答。由于语言上的障碍,以及官僚程序,许多已定居马来西亚超过10年的外配,即使丈夫、孩子都是大马国民,孩子在大马出生,她们还是未能申请到红登记,每相隔一段时间就得前往移民局更新长期签证。

据外配姐妹说,以前移民局最长可以批准五年的长期签证,近年则多半是两年、三年,有时候移民局官员甚至只批一年,而对此当局不会给予任何解释。

一位定居在马超过10年的外配姐妹说,她分别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嫁到台湾和新加坡,两个都比她嫁得迟,而两个都已经入籍成为当地公民;反观她自己,别说公民,连永久居民也还没申请到,制度让人很灰心。

课堂是文化交流平台

对于基础马来语课,P320成员设定的目标首先是希望学员不排斥马来语,对这语言产生好奇,没有畏惧之心,然后在各人的原来基础之上取得进步。由于外配姐妹的先备知识、家庭、工作、交通等客观条件不同,所以上课的人数常有增减。有的学员能够固定每周上课,而有的学员只能偶尔参与。不过整体而言,上述目标是成功的。

听到一些原本零基础、完全不懂马来语的姐妹分享她们的经验,心里会有许多感动。比如,一位外配姐妹说,以往她在新村内遇到执法人员就会莫名恐惧,即便持有合法证件,也会有不敢面对、想要躲避的心理。学习马来语后,有一天她被执法人员拦截,却发现自己已经突破心理关口,能够与对方简单对谈。

另一位姐妹说,过去她和丈夫到移民局更新准证,丈夫在内处理事务,她在外等待,往往一等就是数个小时,因为不会说马来语,哪里都不敢去,饿了也只是继续苦等。来马多年,她终于能够在移民局等候时,独自一人到马来餐馆点餐用餐。这对她是很不一样的体验。

至于一些马来语基础本来已经不错的姐妹,她们在课后继续使用各种网上工具自学,不耻下问,在学习口语的同时,也想学习书写,这样的精神同样让人佩服。

据她们说,越南外配受教育程度不一致,有的从不曾上正规学校,只曾在家乡的乡村学校上课;有的有学院学历;而多数是在9年级阶段辍学(相等于中三),因为在越南初中升高中一般得转校,若乡区没有高中,乡区学生就必须长途跋涉上学,或到学校寄宿。

马来语课以双向交流的方式推行,除了是语文学习平台,也是文化和社区信息交流平台。有的姐妹会把孩子带来旁听一同学习,偶尔大家会一同庆祝生日或节日。一些姐妹喜欢烹饪,一些姐妹喜欢种植,她们都乐于在课上或课后分享成品,闲话家常。

在政府实施行限制行动令期间,移民局一度关闭,重开后外配必须提前预约,才能前往处理更新准证手续。但是移民局的线上预约系统几乎长时间没有任何空档,对于少使用线上系统的外配姐妹和她们的丈夫来说,这是恼人的问题。通过马来语课形成的社区社交网络,我们也协助处理这类问题。

其他还包括帮忙姐妹以及她们的家属、朋友、朋友的家属申请关怀援助金、申请微型企业援助金、下载卫生部应用程序、下载孩子们的谷歌教室作业等等。让马来语课堂向外延伸,发挥社区内互助功能。

修正表面的既定印象

其实,数年前进入沙威时已接触过社区内的越南社群,但只流于表面,没有机缘展开深入的对话,一直到开办马来语课后才对她们有更多的认识,也慢慢修正一些草率的既定印象。

比如,其中一个草率的既定印象就是越南姐妹勤奋。对于她们来说,“勤劳”未必是她们乐于全盘接受的赞美,那反而可能是对她们造成负担的标签。

有姐妹坦率地说,自己在老家很懒,从不进去厨房帮忙,都是母亲在负责煮食,来马之后是因为生活需要才改变;也有姐妹说,自己在家乡工作经常旷工,来马后才有经济自主的醒觉,进而努力工作。她们表露出自己不想与勤劳被划上等号,而招来不必要的期待。

说到底,每个人都一样,不管在生活或工作上,勤奋的原因可能是基于个人对特定事务的兴趣爱好、目标设定等内在动力,也可能是因为待遇报酬、形势、人际等外在诱因。我们都应该有选择付出多或少的自由,不必然要时时刻刻勤奋。

另一个修正的既定印象是以为社区内的越南社群是凝聚力强的和谐群体。同样的,这也是早期粗糙的观察。据姐妹们的推测,社区内有超过过百位越南外配,实际上她们之中有许多互不相识,平日也没有交流。

有者来马超过一年之后,才开始认识第一位同样来自越南的朋友,即使彼此就住在隔条街;有者来马之后,才惊讶发现原来家乡同学也住在沙威社区。

外配们形成许多互助的小圈子,频密交往,你协助我照顾孩子,我协助你介绍工作,她协助我们订购一些家乡商品,这些都是事实;不过有的圈子与圈子之间可能不相往来,也有一些个体独立于各圈子之外,这些是更真实的社区面貌。

除了外配以外,社区内的越南社群还有另外一群人,她们是持工作准证居住在马的移工。情况和外配刚好相反,她们有的在工厂内学会简单的马来语,但不谙华语。那又是另一群不同背景的社区成员。虽然我们会相遇,可是对她们的认识还是非常有限。

经营社区内的友谊

在初认识越南姐妹们的时候,大家自我介绍都会概括地说自己来自胡志明市(或胡志明市附近),每个人几乎都是阿字辈(阿红、阿兰、阿英、阿雪、阿婷、阿妮等),不然就是某某的妈妈、某某的老婆、某某的伙计。

熟络下来后,才知道有的姐妹居住过胡志明市,有的并没有,大家都只是为了让人更方便认识自己,给个笼统说法,就像沙威人对北马朋友说自己来自新山,木威人对南马朋友说自己来自怡保。

慢慢建立起信任后,我们聊到九龙江平原(湄公河三角洲)各省份的一些常识,她们的家乡特色,像有的姐妹来自薄寮,那里是养虾业重镇,她们过去曾在虾厂工作;聊到越南命名习惯,学习用越南语好好地念出她们本来的名字;聊到一些姐妹所信奉的越南本土信仰高台教、和好教,她们的斋戒等等。

大家也变得比较愿意敞开心怀,诉说自己。有的姐妹自嘲自己就是人来疯;有的非常文静;有的大剌剌说自己从小就是阳刚个性;有的手巧,喜欢缝纫喜欢种植,有的不;有的非常喜爱唱歌,有的从来不唱,每个人都不是一个模糊的影子,某某的附属,而是有个性的个体。

在这一年里,P320社区空间很自豪成为社区外配姐妹们的一个驻足点,承载她们的一些记忆。我们相互学习,交换经验,苦中作乐,现在社区空间的园地里种满她们赠予的各类花卉野菜,还有她们的友谊。


李成钢,业余文史爱好者,曾在马新两国任教,活跃于柔南社会运动组织。2019年开始与伙伴陈秀君在加拉巴沙威经营P320社区空间,希望能够在社区内深耕民主,连结同路人,并肩打造一个对弱势群体更友善的环境。


本文内容是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今大马》立场。

查看评论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