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抢眼
最话题
最新鲜
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的其他作品
mk-logo
新闻
《星报》刊刘鉴铨反垄断鸿文<br>星洲开展英文公关粉刷?

星洲媒体集团董事经理兼集团编务总监刘鉴铨上周五刊登的“ 反垄断是我们的信念 ”的英文版,今日刊登在英文报《星报》的言论版。

刘鉴铨这篇题为 “We don’t believe in monopolies” 的文章,今日是刊登在《星报》第N34版的“Focus”版位,惟没有注明该文章是作者翻译及投稿,抑或是《星报》转译自《星洲日报》原文。该文章也被上载至《星报》的网站上。

不过《 独立新闻在线 》却引述《星报》编辑部职员消息指是星洲媒体集团供稿,要求《星报》刊登,并不是《星报》职员翻译的作品。

刘鉴铨的“反垄断是我们的信念”文章已於11月3日,即“反对媒体垄断”静坐和平请愿同一天,刊登在《星洲日报》全国版第3版。《星报》也曾派记者采访11月3日举行的“反对媒体垄断”静坐和平请愿,但皆没刊登这则新闻。

由马华公会所拥有的《星报》是全国销量最高的英文报章,根据AC Nielson的调查,《星报》平时销量达29万9千589份,周日更高达31万6千463份,读者人数共有104万9000人。

刘鉴铨上述文章不但刊登在号称拥有百万读者的《星洲日报》及《星报》两家报章,同时该中文版文章早已於11月2日出现在 《星洲部落格》 网站上。

撇清星洲与张晓卿收购南洋的关系

刘鉴铨(左图)在上述文章中声明,反垄断是社会的共同价值,《星洲日报》作为一家民间媒体,不但认同这项价值,也捍卫这项价值。

他以《星洲日报》过去70几年的历史都“宏扬民主自由,推动多元主义,争取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力证该报反垄断的立场。

他强调,《星洲日报》被套上“垄断”的帽子,其实都是对“垄断”的错误认知所导致,同时也撇清星洲媒体集团与张晓卿收购南洋报业行动的关系。

他指出,张晓卿旗下4家中文报章未来将处于一种“竞合”关系,尽管大股东同样是张晓卿,但都是不同的企业实体,过去彼此之间独立运作,相互竞争,今后还是保持这种模式。

刘鉴铨也为《星洲日报》社长张晓卿收购南洋报业的行动护航,并指“垄断中文报章市场之说绝对无法成立,至于垄断言论空间之说,也是危言耸听”。

他极力为星洲媒体和南洋报业大股东的张晓卿辩护,指后者本人没有强烈的政治背景,而是单纯的企业家和文化人,“既然不是政治人物,也没有政治议程,岂会不知垄断或控制言论的弊端”。

《新海峡时报》正面描绘张晓卿奋斗史

此外,自从张晓卿收购南洋报业后,英文报章开始刊登数篇“公关式文章”,正面描绘张晓卿的奋斗史,也刊登张晓卿收购南洋报业的 声明

其中以《新海峡时报》最为显著,於10月27日突然冒出一篇专文,大篇幅描绘张晓卿如何“从胶工到媒体大亨”(From rubber tapper to media mogul)。

这篇由《新海峡时报》记者刘美珊(译音,Lau Meisan)撰写的文章,着重描绘张晓卿如何从1988年收购《星洲日报》开始,在少过20年的时间内崛起成为媒体大亨的奋斗史。

该文把张晓卿形容为不爱宣传、低调、白手兴家、兴趣是收集报章的富有华裔、鲜少接受访问、务实和谦虚,同时指张晓卿对华人文化拥有深厚的认识与热忱。

该文章更引述一名《星洲日报》高级编辑,指张晓卿鲜少干预报馆操作,并且引述张晓卿於星洲媒体集团晚宴的讲词,来反驳垄断中文报业的指责。

在马华脱售20%股权给张晓卿后,《新海峡时报》、《星报》与《太阳报》皆曾经刊登张晓卿收购南洋报业后发表的声明。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