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抢眼
最话题
最新鲜
的其他作品
mk-logo
新闻
渔民不时捞起历史古物,惟甲州艾佳填海案获绿灯

今特写深入挖掘你不得不知的事

现年52岁的拉昔是马六甲吉里望的渔民,多年来在马六甲海峡捕鱼维生。不过,他捕鱼时经常会有意外收获,捞上来一些古物。

艾佳填海计划遗产影响评估报告(HIA,简称遗评报告)写道,专家鉴定后发现,这些瓷器大多是明末清初的中国瓷器,少数则是欧洲瓷器。

“这些文物清楚说明,马六甲在15世纪以后是伟大的贸易中心。很久以前,来自中国的商船将这些文物带来马六甲港口。”

不过,随艾佳填海计划展开,不仅拉昔(Rashid Mad Zain,见上图)将丢失饭碗,其他依然埋藏的历史文物或遗迹也将掩盖在层层沙石下,失去向世人诉说过去的机会。

在甲州政府大力推动“滨水区经济走廊”(M-WEZ)下,吉里望镇不远的外海将有300英亩的艾佳(AJA)填海工程,而计划目前进入环境影响评估阶段。

这次填海工程的承包商是“马六甲填海发展财团有限公司”(Konsortium Pembangunan Tanah Laut (Melaka) Sdn Bhd,简称甲填公司),而特许区的拥有权落在4家有浓厚巫统背景的公司手上。、

部分选址是遗产保护区

根据遗评报告,除了拉昔,当地许多渔民也有相同的“淘宝”经验,显示马六甲沿海区域有着丰富的历史遗物。

遗评团队指出,除了市中心的世遗区,马六甲沿海与河口有许多15世纪以降的历史古物和遗迹,包括沉船,以及马六甲王朝、葡萄牙、荷兰与英国殖民时期的瓷器、古币、枪械武器等。

2000年初的一份研究调查更发现,马六甲水域内有30到40艘的沉船遗址;不过基于种种限制,当局未能全面探勘。

遗评报告表明,相关研究说明,马六甲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考古与遗产价值。

不仅如此,艾佳填海工程选址的25%或75英亩土地,其实从2010年起已是宪报的国家遗产保护水域。

如此一来,遗评报告指出,甲州国家遗产局提醒,相关海域的任何发展项目都需要事先取得联邦政府当局批准。

“《2005年国家遗产法令》第64(2)条文阐明,任何人不得在没有遗产委员会的书面许可下,在保护区域推展任何的活动。”

五天潜水探察发现古瓮

为了符合国家遗产法令,遗产影响评估团队采取多个步骤,评估填海选址海域的历史与考古价值,包括访问附近渔民、扫描可能有历史遗迹的海域,以及派员潜水探察。

不过评估团队指出,连续5天派潜水员探察后,他们只在一个地点找到一个明末清初的瓮器,其他地点则都没有斩获。

“遗产影响评估报告显示,工程范围内没有重要的水下遗迹,包括船骸,或文物如瓷器、钱币、珠子、老建筑物等。”

评估团队也判定,当地之前虽有文物出水,但他们的历史价值不高,因此发展商的填海计划不应受阻。

“填海工程计划不会触及任何具有考古价值的区域,也不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任何水下考古遗迹。”

遗产局两次促加强研究

国家遗产局似乎对上述说法存有疑虑。根据遗评报告的附件资料,国家遗产局今年1月透过甲填公司,要求研究团队扩大和深化探勘范围,加强记录,然后重新提呈遗产影响评估报告。

但根据遗评报告的附件资料,“报告重呈”的要求落空。

至今年5月,国家遗产局再次要求针对发现陶器的水域,执行更详尽地的探察,确保陶器不是附近沉船遗址的线索。

而甲填公司回函声称,发现陶器的地点并不在遗产区内,但两者仅相距20米。它也承诺,一旦发现历史文物就会抢救,并且通知当局。

国家遗产局最终于今年9月1日“有条件批准”这项工程。

负责撰写这份遗评报告的是马来西亚国立大学马来亚世界与文明研究所(ATMA)的海洋考古高级研究员阿沙利(Asyaari Muhamad)。

这份遗评报告与环评报告已提呈给环境局,公众可在11月11日至12月10日期间在环境局网站阅览这两份报告,反馈最后期限则是在本周六(12月25日)。

《当今大马》正在寻求甲填公司的母公司,即Gene & Quin控股有限公司的回应。


【延伸阅读】

上篇:所持公司掌握填海特许区,甲巫统议员涉利益冲突

中篇:甲填海计划冲击乌贝岛,报告预测海龟“少掉一半”


 


查看评论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