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怀着沉重的心情,与国人一起哀悼阿都拉逝世。他是个走在马来西亚之前的首相。
尽管时间短暂,但我有幸在他领导下担任过部长。他的任命使我感到既谦卑又极具意义。
这不是出于政治算计,而是基于原则的选择。他相信可以真正改革国家司法,也相信我这个特立独行、不讲空话的政治人物能够扛起这项任务。
然而,我的任期非常短暂。这并不是他的失败,也不是我意志薄弱,而是因为他所对抗的那些势力太过根深蒂固,难以撼动。
当时的政治地景尚未成熟。也许,整个国家都还没准备好迎接他所设想的深层改革。
改革与“深层政府”
当我辞职时,我不仅带着个人的失望离开,更抱有一种遗憾,即我未能兑现给阿都拉的承诺。
他的逝世再度揭开这道伤口,但也促使我深刻反思。他的信念是什么?他希望达成什么目标?我们这些曾与他并肩作战的人,又该如何缅怀他——这位即使在马来西亚似乎放弃了他,他也从未放弃马来西亚的人?
这位首相在2004年大选中赢得了史上最高的得票支持率。没有其他首相超越过他。这也鼓舞了他推动国家改革的决心,他从警察制度改革开始。
由前首席大法官莫哈末再丁所领导的皇家调查委员会应运而生,提出设立警察监督委员会以打击贪腐滥权。
然而,“深层政府”(deep state)势力反对这项举措。他们甚至告诉我,如果阿都拉坚持改革警队,则警察选票必将背弃国阵。于是,这项计划搁置了。
他对马来西亚的愿景不仅止于经济繁荣或表面的现代化,而是重塑国家的灵魂。他是位真正虔诚的信徒。
阿都拉梦想打造一个包容的马来西亚,在那里种族与宗教不再政治化。他设想一个制度健全、领袖接受问责、人民拥有真正权力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