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抢眼
最话题
最新鲜
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的其他作品
mk-logo
专栏
读书人的书单(二):<br>一位国会议员的养成

编按:今年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全球各地展开系列纪念活动。4月23日是他的生日也是忌日,联合国将这天定为“世界书香日”。《当今专栏》邀请数位“读书人”与读者分享阅读旅程,推荐书单,冀能以知识的力量建起自己的理想国。

2016年1月7日患上面部神经瘫痪在家休息两个月,似乎是过去岁月的结束,新的旅程的开始。来到39岁这个不大不小的年龄,刚好在中年的门槛外,但随手拈来的人、故事和书,往往是十数年前甚至更久远的事。也许该写《四十自述》,本篇就当作试写,回顾过去20年读过的一些书。

30年前,我9岁起每天耗两个小时以上阅读《南洋商报》和《星州日报》,从报头读到报尾,也开始看书。10岁起,家里生活虽然拮据,但父亲每个月尽量挤30令吉给我买书。就这样,从小学四年级起的十年,近乎每两周其中一个星期六,我在吉隆坡的闹市,从大众书局到世界书局、商务书店、上海书局、以及后来的学林书店、大将书行,一间一间逛,也慢慢积累藏书。

1995年中学毕业前,中学生该看的中国古典文学著作大概都翻过,马来西亚1980年至1990年代中所有出版过的中文评论集,几乎都读过;台湾的评论集、小说也看了些。(1999年新春,大将书行举行二手书市,当时手上没钱,拿了百余本书去卖,后来后悔不已。有谁买到我年少的藏书,又愿意让我买回放在REFSA社会民主图书馆,欢迎联系。)

美丽新世界的启示

1996年在ELS英语学院学英文,1997年在巴生的学邦理工学院(Sep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修读美国课程起,也开始涉猎英文书籍。上英文文学课,认真做笔记阅读了赫胥黎(Aldous Huxley)的小说《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美丽新世界》于1932年出版,是对福特于1908年推出以传送带大量工业生产T型汽车以来的科技、人的价值、极权的深刻反思。场景设在公元2540年,或如作者所称的“福特纪年632年”,工业生产把人当作机器的一部分,人没有被科技解放,反而科技被极权统治者收编;人的存在被工业生产、科技与极权统治者的结合完全掌控。

好些书单列出《美丽新世界》是20世纪的100本最重要的小说之一。我希望每一名有志从政或者从事社会工作者,都先看《美丽新世界》和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一九八四》,以对极权的诱惑建立起免疫和抗衡的能力。

1998年至1999年间,因为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我无法出国留学,偶然成为新纪元学院第一届学生,修读中文系。那两年读中国文史哲和小说,最爱《史记》,特别是<项羽本纪> 、<高祖本纪>、 <魏公子列传>等。《史记》让读者投入在司马迁细腻堆砌出来的场景氛围中,思考历史转折时,个人当下的抉择是怎么一番滋味。

另外,《万历十五年》也是值得推荐的。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二战和国共战争中当过军人,后来退伍赴美留学,从“平平淡淡的一年”1587年谈起(明朝1644年灭亡),以税制、官僚体系、数据管理等,解读中国大历史。

澳洲留学的学习养成

2001年24岁,赴澳洲国立大学从大学一年级重新读起,一共四年。堪培拉是澳洲首都,但人口只有30万人,当中至少3成以上是公务员,冬冷夏热。冬天的寒夜里,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夏天太热,大家都往别的城市去度假,留下空城,我还是在读书。澳洲书本昂贵,负担不起,我通常在晚上或者假期人少时,把借来的书在办公室一本又一本地影印,最后返国时一共带了六大箱的影印书回来。

在澳洲四年,在认同政治(identity politics)、马来民族主义、伊斯兰政治、左翼理论、政治心理学,以及我所谓的“马哈迪学”,都做了一些努力。

一、认同政治——还没出国前,阅读吴叡人翻译的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想象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就已读得非常过瘾。吴在译作里提到他在芝加哥的地窟房内译成《想》一书,而我抵达堪培拉初期,也在半个地窟的房内,读了英文原著两回。

要超越族群政治就得先回到源头,理解族群/民族如何形成。很多人要我们相信,族群有600年或者5000年的悠远历史,甚至可以再追溯到某种神的意旨。但安德森带我们看到,民族作为想像的共同体的历史并不久远。民族的形成,与印刷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有着莫大的关系。因为有了广为流传的以本地语言(而非拉丁文)出版的书籍和后来的报纸,才让互不认识的人们,即使在现实中没有联系,却在认知上成为一个“想像的共同体。”

二、马来民族主义——我读书一般都不做笔记,但这辈子读书读得最认真、笔记做得最仔细的,大概就是在已故恩师Ian Proudfoot特别为我安排的一对一阅读课中,阅读三本关于马来民族主义的著作:William Roff(1967)的《The Origins of Malay Nationalism》、Anthony Milner(1995)的《The Invention of Politics in Colonial Malaya:Contesting Nationalism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Public Sphere》,以及现任民主行动党上议员Ariffin Omar的《Bangsa Melayu: Malay Concepts of Democracy and Community,1945-1950》 (1993年出版、2015年SIRD再版)。

Roff从教育背景谈马来民族主义起源,认为江沙马来学院(英语-贵族精英精英-保守派)、苏丹伊德里斯教育学院(马来/印尼语-平民背景-激进马来左翼)和埃及al-Azhar大学(阿拉伯语-宗教背景-伊斯兰),是二战前马来民族主义的三个源頭活水。Milner现在还常来马来西亚访问,他从报纸、游记、柔佛州1895年宪法等文本,再现“政治”如何“被创造”,或者说,政治与公共论述,如何从无到有。而Ariffin则比较苏门答腊与马来半岛的马来人,在二战结束的1945年到1950年期间的激烈政治动荡中,对民主、民族、国家和王室,所做出的抉择与诠释。

完成伊党派系研究论文

三、伊斯兰政治——有些穆斯林朋友一听到我研究伊斯兰政治,都很兴奋。我都汗颜地说,研究的是政治这一块,至于伊斯兰这浩瀚宗教的理解,实在非常粗浅。与另一位恩师John Funston一对一阅读马来西亚的伊斯兰政治史,之后在他严谨的指导之下完成有关伊斯兰党两派系的荣誉学士论文。研究马来西亚政治不能跳过Funston(1980)的《Malay Politics in Malaysia: A Study of the 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sation and Party Islam》。

四、左翼理论——在澳洲期间,上了5门与左翼理论有关的课,从马克思到法兰克福学派,再到哈伯马斯。但还得感谢留学以前,曾庆豹在整个1990年代每逢返国度假,皆在隆雪华堂开讲;以及丘光耀从1997年到1999年在开放大学的课程,开启了左翼理论的知识窗口。一直认为,认真学社会科学的人,多少要读一下马克思的《资本论》。

五、政治心理学——大学时期最有趣的一门课是David Adams的“从心理学角度看政治”,其中谈到疾病对领导人决策的影响,以及群众心理、建筑与政治等。迷上Charles Goodsell(1988)的《The Social Meaning of Civil Space: Studying Political Authority Through Architecture》,从公共建筑和空间(如美国各州的议会建筑设计和公共广场的布局),谈政治、建筑与心理的互动。后来受其启发写了<布特拉再也:解读马哈迪的权力地图>(收录在潘永强、魏月萍编(2003)《再见马哈迪》)。

无可避免的“马哈迪学”

六、“马哈迪学”——研究马来/马来西亚政治,尤其在马哈迪仍在位期间,耗去许多时间研究“马哈迪学”,大概也是无可避免的。我在堪培拉的房东兼好友,韩籍学者黄仁元(In-won Hwang)(2003)的《Personalised Politics: The Malaysian State under Mahathir》,是对于1987年和1998年的巫统危机研究中,最全面与权威的纪录。这本书至少读过三次,第一次是博士论文提呈前提意见;第二次是修订出版稿件时,我耗了十天负责制作索引;第三次则是成书之后。

2006年在黄基明(Ooi Kee Beng)引荐下,到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当访问学者半年,近距离见证和参与黄基明的《The Reluctant Politician: Tun Dr.Ismail and His Time》出版时的旋风。有时,一本好书要遇上好的时代变成畅销书,是很不容易的事。2007年1月,阿都拉上台三年余,舆论空间虽开放了,但说好的改革不见踪影,贪腐程度每况愈下,族群对立严重;各领域的精英都在寻找英雄、寻找楷模,而敦伊斯迈突然让失落的时代找到慰籍。

也是在东南亚研究院访问时期,结识著名的《亚洲华尔街日报》前总编辑Barry Wain。他为了书写《Malaysian Maverick: Mahathir Mohamad in Turbulent Times》一书而访问马哈迪三次。每次访问完毕,我们就在吉隆坡见面喝茶,分析他的访问内容。书于2009年出版时,遭到海关扣押多时,我还为此事在国会提了两回。本书可说是马来西亚政治的入门必读之作,而Wain在2013年2月以69岁之龄辞世。最近因为《公民宣言》近距离接触马哈迪,感叹传记主角91岁还在谱写新的政治生命篇章,可惜传记作者已逝。

以人为本的城市想象

2009年至2012年执掌槟城研究院,阅读了很多关于城市的书籍。在国库公司Think City的Hamdan Majeed牵线下,结识了提出“创意城市”的Charles Landry,并阅读他的《The Art of City Making》。我们的城市需要以人为本,需要新的想像,不能停留在房地产投机活动而已。

在澳洲期间也读点经济的书,但比较认真学习则是2005年-2006年间,经Rajah Rasiah推荐,在马来亚大学亚欧研究院修读区域整合硕士课程时期。

我对经济的看法,与一般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有些区别。在马来西亚,学经济的人本来就少,而学经济的,又以新古典主义为主流。偶尔觉得困顿,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经济问题,却往往得以费很大的力气,去让相信自由贸易、自由市场等教条的信徒,看到另一面的可能。

寻找经济问题新出路

在此也介绍三本非常有趣也易读的书籍,希望更多人一起来阅读,寻找新的经济出路和价值:

一、Michael Sandel (2012)《What Money Can’t Buy: The Moral Limits of the Markets》。作者是哈佛大学教授,他的哲学课在网上广为流传。本书质疑“金钱至上”的晚近30余年来,原本公共、平等提供给人或者公民的公共财,在“自由市场”无限上纲的逻辑之下,都成了可以交易的项目。

二、Ha-Joon Chang(2014)《Economics: The User’s Guide》韩籍剑桥教授生动有趣的介绍当代经济学的辩论,也呈现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以外的观点。他的其他著作都谈到国家机关通过工业政策拉抬经济成长的角色。

三、Joe Studwell(2013)《How Asia Works: Success and Failure in the World’s Most Dynamic Region》在星州日报前总编辑箫依钊介绍下,认识英国籍且华语说得很好的作者。他以8个亚洲国家为例,分析在国家介入经济上,为何其中一半成功另一半却失败,来解读工业政策在亚洲的实际经验。

政治这条路上的启迪

常有人问我,政治这条路,怎么走,不累吗?尤其处在一个半吊子民主国家挨打的在野党位置。有一本书,我最少送过给20人——Adam Cohen (2009)《Nothing To Fear: FDR’s Inner Circle and The Hundred Days That Created Modern America》。这本书写小罗斯福总统1933年的就职典礼时,很多银行都因为挤提问题而被迫“放假”,当时四分之一的成年人失业,是自1929年经济大萧条以来,美国经济频临崩溃边缘的临界点。

然而,小罗斯福的团队在上任100天内不但扭转整个局面(对政治人物上台“百日”的评价源自于此),也奠定美国一直到1980年代里根时代的新自由主义崛起前,近50年的凯恩斯经济政策大框架。小罗斯福招揽他的时代的顶尖人物入阁,他们奔走多年的政见,通过参与新总统的内阁,瞬间点亮了美国。政治当然有很多小丑和黑暗,却也可以改变无数小市民的命运,扭转国家的盛衰。

政治领袖的责任,不只是挤上明天报纸的新闻头条,而是对历史,对现在的世代,对还没出生的世代,都有沉重的责任。最近看了一本很震撼的小书,美国约翰肯尼迪总统(JFK)的弟弟Robert Kennedy(RFK)在1967年写下回忆1962年古巴危机的十三天《Thirteen Days: A Memoir of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他们两兄弟都遭暗杀身亡,JFK是在任内被杀,而RFK则在竞选总统时期。古巴危机发生时,RFK是美国律政司,也是哥哥的内阁中的得力助手。冷战时期,美国突然发现苏联在古巴装置可能装有核弹头的飞弹。JFK成立以RFK为非正式主席的12人小组,针对此事朝夕斟酌,最终通过智慧以外交手段迫使苏联拆除飞弹。

最初小组中有一半以上的高官建议对古巴立即动武,尤其军方更力主马上进攻,完全不把开战可能导致美苏全球核战当做一回事。RFK语重心长地说,小组成员们都是美国官场的佼佼者,但如果其中一半当上总统(鸽派、鹰派的说法出处在此),可能美国、苏联以及人类,早已在这场核弹危机中灰飞烟灭。

这些书和人,以及很多没有列举到的,一直在为我指引前路。谨此分享,祝世界书香日阅读愉快。

刘镇东推荐书单:

  1. 赫胥黎(Aldous Huxley),《美丽新世界》( Brave New World
  2. 奥威尔(George Orwell),《一九八四》( 1984
  3.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4. 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和散布》(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5. William Roff, The Origins of Malay Nationalism
  6. Anthony Milner, The Invention of Politics in Colonial Malaya:Contesting Nationalism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7. Ariffin Omar, Bangsa Melayu: Malay Concepts of Democracy and Community,1945-1950
  8. John Funston, Malay Politics in Malaysia: A Study of the 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sation and Party Islam.
  9. 马克思(Karl Marx),《资本论(1-3卷》
  10. Charles Goodsell, The Social Meaning of Civil Space: Studying Political Authority Through Architecture
  11. In-won Hwang, Personalised Politics: The Malaysian State under Mahathir
  12. Ooi Kee Beng, The Reluctant Politician: Tun Dr.Ismail and His Time
  13. Barry Wain ,Malaysian Maverick: Mahathir Mohamad in Turbulent Times
  14. Charles Landry, The Art of City Making
  15. Michael Sandel, What Money Can’t Buy: The Moral Limits of the Markets
  16. Ha-Joon Chang, Economics: The User’s Guide
  17. Joe Studwell, How Asia Works: Success and Failure in the World’s Most Dynamic Region
  18. Adam Cohen, Nothing To Fear: FDR’s Inner Circle and The Hundred Days That Created Modern America
  19. Robert Kennedy, Thirteen Days: A Memoir of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延伸阅读】

张锦忠/ 读书人的书单(一):我更靠近夜空灿烂的星光

刘嘉美/ 读书人的书单(三):要改变社会先改变自己

翁诗钻/ 读书人的书单(四):医疗体制与医者的反思


刘镇东,民主行动党全国政治教育主任兼居銮国会议员。

查看评论
ADS